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观点:市场重拾涨势需要多方面因素共振

2025-11-07 18:04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7 日,分析师 @AxelAdlerJr 发文表示,市场要重回风险偏好轨道,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条利好消息,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持续的利好信号。美国国债收益率必须企稳或回落,才能提振市场信心。与此同时,恐慌指数应收窄至 14-16,信用利差应收窄,黄金上涨势头应减弱——这意味着避险资产将不再是唯一显而易见的选择。


对加密货币而言,这意味着:比特币在 10 万美元左右的稳健支撑位止跌,现货 ETF 恢复净流入,并重新确立其作为全球高贝塔资产的地位。宏观层面的叙事必须从控制损失转向把握机遇——市场不需要天堂,只需要避免新的危机:可控的金融环境,没有出现严重衰退的迹象,也没有央行出台新的意外政策。


当这三个要素中的 3-4 个同时满足至少 1-2 个交易日而没有新的冲击时,就形成了一种新兴的可持续风险偏好。

AI 解读
从加密市场的本质来看,AxelAdlerJr 提出的观点触及了风险资产价格复苏的核心机制——市场情绪的扭转从来不是单一变量驱动的,而是宏观流动性、风险偏好与资产内生动力多层共振的结果。美国国债收益率作为全球无风险利率的锚,其稳定或回落直接降低了资本的机会成本,这是资金重新流向高风险资产的先决条件。恐慌指数(VIX)和信用利差收窄则表明市场从避险情绪中逐步解脱,资金不再一味涌向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转而寻求增长潜力更高的标的。

对于加密货币而言,比特币在10万美元附近形成有效支撑至关重要,这不仅代表技术面上的强弱分界,更是市场信心的重要支点。现货ETF恢复净流入意味着机构资金配置的重启,而重新确立其“全球高贝塔资产”地位,则要求比特币展现出相对于传统风险资产(如美股)更高的弹性和增长性。这一切的背后,是宏观叙事从“避险”向“逐险”的转换——市场不需要极致乐观,但需要看到可控的金融环境、避免系统性风险以及央行政策的可预测性。

相关文章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多因素耦合的逻辑。黄金的暴涨与比特币横盘(如2025年2月文章)往往反映避险情绪的独占性,而比特币若要重新吸引资金,必须打破这种格局。Arthur Hayes 多次强调的宏观扰动(如关税政策、地缘冲突)和流动性变化(如美联储降息)也是类似的多变量框架:政策意外会触发市场不稳定,而央行放水则可能成为风险资产的催化剂。2015-2025年的资产表现比较(OKX研究院)则从长周期验证了加密资产的高收益与高波动并存特性,其复苏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流动性修复和市场情绪沉淀。

综合看,市场重拾涨势的本质是流动性、风险偏好与资产基本面三者的再平衡。只有当多个信号(如利率趋稳、恐慌指数回落、关键价位支撑、机构资金回流)在时间上形成共振,且没有新的负面冲击中断这一过程时,可持续的上涨趋势才会真正展开。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加密货币投资者不能仅依赖单一指标或消息,而必须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多层验证。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1-07 11:57
2025-11-07 12:59
2025-11-07 09:25
2025-11-07 19:00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