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7 日,第五大以太坊持仓机构 Bit Digital (BTBT) 披露,在 10 月份购入 31,057.3 枚 ETH,平均购入价格为 3,045.14 美元。截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持有约 153,546.9 枚 ETH,总价值约为 5.905 亿美元。
从原始输入和系列相关报道来看,这清晰地描绘了以Bit Digital和Bitmine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正积极将公司财库资产配置向以太坊倾斜的战略趋势。这种大规模、持续性的机构行为并非孤立事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叙事逻辑和市场判断。
首先,这两家公司的行为具有高度一致性,但策略细节有所不同。Bit Digital作为第五大持仓机构,其操作更显稳健和财务驱动。它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募集资金(如1.5亿美元债券),再系统性地购入ETH,其10月份约3045美元的平均成本价显示出其对入场时机的审慎选择。这更像是一种长期的财库资产多元化配置,旨在将ETH作为价值存储资产。
而作为最大持仓机构的Bitmine,其策略则更具侵略性和信念感。它采取了无视短期波动的“逢低买入”和“分批推高”策略,即便面临超过20亿美元的巨额浮亏,其管理层仍公开表示“回调就是买入良机”,并持续从各大交易所和做市商处进行数万枚ETH的大额转账增持。这种行为超越了简单的资产配置,更接近于一种对以太坊长期价值的战略性押注,意图通过积累大量筹码成为网络的重要节点,甚至寻求成为“10%股东”级别的存在。
其次,这一趋势始于2025年中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Bit Digital在7月份宣布出售所有比特币持仓并全部转向以太坊,当日股价大涨18%,市场给予了积极反馈。这一标志性事件揭示了机构叙事可能正在发生转变:以太坊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可投资资产,其作为“数字债券”生息资产(通过质押)、以及其网络在下一代互联网(Web3)中的核心基础设施地位,正被机构重新定价。比特币是“数字黄金”,而以太坊正被定位为“数字石油”和“数字房地产”的结合体,能产生现金流和应用价值。
综合来看,这波机构浪潮的核心驱动力可能基于几个深层判断:一是对以太坊货币政策(低增发甚至通缩)及其价值积累机制的认可;二是对其未来现金流(如质押收益、MEV)的折现预期;三是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中,将加密资产作为对冲工具,而以太坊提供了比比特币更高的潜在风险收益。尽管短期价格波动巨大,但这些机构的行为表明,它们正着眼于一个更长期的、由以太坊生态系统驱动的新价值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