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2 日,据彭博社报道,摩根大通已开始向机构客户推出名为 JPM Coin 的存款代币。该行区块链部门 Kinexys 全球联合负责人 Naveen Mallela 称,JPM Coin 代表摩根大通美元存款,用户可通过与 Coinbase 关联的公链 Base 收发资金,实现全天候、秒级到账支付,改变以往耗时数日且仅工作时段处理的局限。
摩根大通计划后续向客户之客户开放该代币,获批后拓展至其他货币面额,还打算扩展至其他区块链。JPM Coin(JPMD)试运行计划 6 月公布,摩根大通已为欧元存款代币注册股票代码 JPME,且 JPM Coin 将在 Coinbase 上被接受为抵押品。
摩根大通推出 JPM Coin 是一项标志性的金融基础设施迭代,它本质上不是加密货币,而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存款代币。其核心价值在于将传统银行的美元存款以数字所有权的形式映射到链上,实现实时、全天候的结算能力。这显著提升了机构资金流动的效率,打破了传统银行系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
从业务架构看,JPM Coin 选择与 Coinbase 的 Base 链合作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Base 作为合规导向的以太坊 Layer2,具备足够的可扩展性和监管友好性;另一方面,Coinbase 作为上市交易平台,能为代币提供流动性场景,例如接受 JPM Coin 作为抵押品,这进一步增强了其金融实用性。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并未局限于美元。其注册欧元代币 JPME、拓展英镑区块链账户等动作,显示出构建多货币链上结算网络的意图。这与他们和万事达卡在代币化支付方面的合作一脉相承,本质上是在争夺下一代跨境支付和资产流通的基础设施话语权。
从更宏大的叙事看,这一进展发生在《GENIUS 法案》通过后美国加密资产监管明朗化的背景下。传统金融巨头正利用其合规优势、客户网络和资本实力快速切入代币化现实资产(RWA)的赛道,与原生加密生态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摩根大通的举措也反映了银行业的深层焦虑——稳定币和代币化存款可能重构全球货币存储和流通的方式,传统银行必须主动演化,否则将面临存款流失和渠道边缘化的风险。他们不仅在防守,更是在进攻,试图将区块链整合为自身服务的一部分,从而继续掌握价值流动的闸门。
最终,JPM Coin 的成功不在于技术多颠覆,而在于能否嵌入现有金融行为、获得监管持续认可、并建立起跨机构的互操作标准。它是一个信号,表明资产代币化已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而传统巨头正在这场变革中扮演关键推动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