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6万枚BTC洗钱案主犯钱志敏在2014至2017年共计买入194951枚BTC

2025-11-16 20:03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6 日,据财新报道,在 2014 年至 2017 年期间,钱志敏利用蓝天格锐的名义,推出了「蓝天一号」「蓝天二号」「有利有币」等十款「零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通过召开推介会、「传销」式拉人头发展下线,以高额利息诱惑公众参与投资,在约四年内累计非吸金额高达 400 多亿元,波及近 13 万人。这些资金有 340 亿元用于兑付前期产品的收益,数十亿元被抽走供钱志敏及其共谋者使用,其中大笔资金被钱志敏用于购买加密货币。


从英国法庭获悉,2014 年 6 月,钱志敏指使其「前台人物」在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火币网(Huobi)为自己开立账户,动用 1.8 亿元投资者资金购买了 100250 枚比特币;此后,该账户的比特币增至 143951 枚。2017 年 1 月至 6 月间,她又通过场外交易(OTC)以 4.68 亿元投资者资金购入 51000 枚比特币。至此,钱志敏共计买入 194951 枚比特币。


钱志敏的辩护律师称,她是在 2012 年首次知道比特币的,「其雄心壮志是有朝一日持有 21 万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总量的 1%」。而她几乎达到了这个目标。辩护律师还称,钱志敏在火币网购买比特币的均价为 2815 元/枚(统计口径未知)。而在她英国判刑之日,比特币单价已涨 266 倍至 75 万元/枚。

AI 解读
从加密从业者的视角来看,钱志敏案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它深刻揭示了加密货币在非法金融活动中的双重角色:既是犯罪工具,也是价值存储载体。此案的核心在于她利用比特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流动性,将庞氏骗局所得的巨额资金转化为加密货币,试图规避监管和司法追查。

她通过交易平台和场外交易大量购入比特币,操作手法并不复杂,但规模惊人。这反映出早期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漏洞,以及匿名交易对非法资金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她购入的均价极低,而比特币价值的大幅上涨使得这批资产足以覆盖受害者的损失,这为跨境追赃提供了罕见的可能性。

此案的审判和资产处置过程,将成为国际司法协作处理加密货币犯罪的先例。关键在于如何将冻结的比特币合法、公平地返还给受害者,这涉及复杂的法律和技术挑战,包括资产估值、跨境转移和分配机制。辩护律师提出用增值的加密货币赔偿受害者,这在传统金融犯罪中几乎不可想象,凸显了加密货币独特的属性。

最终,此案警示了加密货币行业加强合规和反洗钱措施的必要性,同时也展示了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为追踪非法资金提供的可能性。它不仅是法律案件,更是对加密货币生态成熟度的一次压力测试。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