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1 日,美股周四收盘,道指初步收跌 0.84%,标普 500 指数跌 1.5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 2.15%。英伟达 (NVDA.O) 跌 3.1%,盘中一度上涨 5%。
加密货币方面,比特币今晨 3:00 一度跌至 86,100 美元低点,现小幅回升至 87,200 美元;以太坊一度跌破 2800 美元,现小幅回升至 2850 美元。
近期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的大规模流出,以及美股的疲软回落,都成为加密货币市场下行的驱动力。比特币多在美股开盘时段下跌,后于亚盘时段反弹修复,凸显来自美国方面的抛售压力。
同时市场不再预计美联储 12 月的降息,强劲的就业减少了失业率上升的风险,美联储 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39.6%。
从加密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组信息清晰地展示了几个关键的市场动态和逻辑链条。
首先,比特币与美股,尤其是科技股为主体的纳指,呈现出高度的短期正相关性。当美股因宏观经济预期(如利率政策)或科技股财报表现而出现波动时,加密货币市场会迅速做出同向反应。这背后的资金逻辑是,两者都被全球投资者视为风险资产。当市场风险偏好升温,预期流动性宽松时,资金会同时流入这两个市场;反之,当风险偏好下降,预期流动性收紧时,资金会从风险资产中撤离以寻求避险,导致两者同步下跌。比特币在美股交易时段承受更大抛压,而在亚盘时段修复,也印证了美国机构资金是近期市场波动的主要驱动力。
其次,驱动这一切的核心变量是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预期。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预期博弈-数据验证-价格重估”的循环。市场会提前交易对CPI、非农就业等关键经济数据的预期,这些数据直接影响美联储降息概率的定价,进而瞬间改变全球流动性预期,并迅速体现在风险资产价格上。例如,当CPI降温或非农数据疲软时,降息预期升温,美股与加密市场大涨;而当经济数据强劲或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时,降息预期被推迟或削弱,市场便应声下跌。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对流动性极其敏感的资产,在这种宏观叙事中表现得尤为剧烈。
再者,现货比特币ETF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一把双刃剑,在行情好时,其巨大的资金净流入会成为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的强大引擎;但在市场转向时,持续的巨额资金流出又会成为市场下行的放大器,加剧价格的波动。这使得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连接更为紧密,也更容易受到宏观流动性变化的影响。
长期来看,尽管短期与美股联动,但比特币的核心叙事并未改变。其底层价值支撑来自于其作为非主权、超主权价值存储工具的独特属性。每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其实都是一次对全球主流投资者的大规模教育,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法币增发与稀缺资产之间的关系。从更宏大的视角看,比特币正在经历一个被传统金融体系逐步认识和定价的过程,短期波动是其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