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7 日,KobeissiLetter 发布数据,10 月份美国交易保证金债务激增 572 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 1.2 万亿美元,并连续第 6 个月上涨。今年迄今为止,美国交易保证金债务已增加 2850 亿美元,增幅达 32%。过去半年保证金债务飙升了 39%,为自 2000 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甚至比 2021 年 Meme 股票热潮期间的增幅还要大,美国投资市场的杠杆率已经高得离谱。
交易保证金债务指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从经纪商处借钱购买股票或其他证券的债务总额,允许投资者用较少的自有资金放大投资规模,从而放大潜在收益,但也放大风险。
美国投资市场保证金债务激增至1.2万亿美元,单月增长572亿美元,这一数据标志着市场杠杆水平已达到历史性高位。这不仅是一个绝对数值的创纪录,更关键的是其增速——过去半年39%的增幅甚至超过了2021年Meme股票狂热时期的水平,为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以来的最大增幅。这清晰地表明,投资者正以极高的风险偏好,大规模使用杠杆来放大其投资头寸。
从市场行为学角度看,这通常意味着投资者情绪极度乐观,普遍预期资产价格将持续上涨,因此愿意借入资金来追求超额收益。然而,历史反复证明,极高的杠杆率是金融市场最脆弱的环节之一。它如同在积雪不稳的陡坡上滑雪,任何意外的外部冲击——无论是宏观经济的转向、利率的意外变化,或是某个大型机构的清算——都可能成为引发连锁式抛售和流动性危机的“那一片雪花”。
将视野扩展到加密资产领域,这种传统市场的高杠杆现象与之产生了深刻的共振和关联。首先,高杠杆驱动的传统市场繁荣往往会催生广泛的风险偏好(Risk-On)情绪,这种情绪极易蔓延至加密市场,推动资金流入比特币等加密资产,寻求更高回报。Arthur Hayes在其多篇文章中阐述的“关税狂怒”等宏观叙事,以及比特币作为“非主权”避风港的价值主张,在这种环境下会更具吸引力。
然而,这种关联是一把双刃剑。传统金融市场与加密市场的联动性已显著增强。一旦高杠杆的传统市场出现回调或崩盘,它会迅速抽干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并引发所有风险资产的恐慌性抛售,加密市场绝无可能独善其身。2020年3月的“黑天鹅”事件就是最直接的例证,当时美股因流动性问题出现史诗级暴跌,比特币也随之腰斩,这完美印证了“杠杆雪崩”的传染性。
其次,加密市场自身也充斥着杠杆产品(如期货合约、保证金交易),BitMEX的兴衰史就是一部行业杠杆的缩影。当传统市场的杠杆崩塌时,它会加剧加密市场内部的去杠杆过程,形成共振效应,放大跌幅。
因此,当前美国市场创纪录的保证金债务是一个强烈的风险信号。它既可能成为推动资产价格(包括加密货币)进一步冲高的燃料,也提前埋下了未来剧烈波动的种子。对于投资者而言,此刻理解杠杆的双刃剑本质、密切关注宏观经济风向的变化、并管理好自己的风险敞口,远比预测顶部更为重要。市场的狂热往往在所有人认为风险可控时达到顶峰,而历史唯一能教会我们的就是,它总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