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数据洞察:2025年Q2东南亚本地稳定币现状

2025-09-17 09:00
阅读本文需 13 分钟
非美元稳定币在东南亚提升跨境贸易和金融包容性方面具有潜力,但监管碎片化、货币波动、网络安全风险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不均衡等因素,需要谨慎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文标题:Q2 2025: The State of Local Stablecoins (Non-USD) in Southeast Asia
原文作者:rafi,加密研究员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关键要点


· 与新加坡元挂钩的稳定币的主导地位:XSGD 是唯一与新加坡元挂钩的稳定币发行者,凭借与 Grab 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关系,XSGD 在东南亚本地稳定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 市场指标:运行在超 8 条的 EVM 链上,拥有 8 个发行方和 5 种本地货币支持。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量达到 1.36 亿美元(以 Avalanche 链和新加坡元为主导)较第一季度的 4.04 亿美元下降 66%。


· 监管进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进新加坡元和与 G10 货币挂钩的 SCS 的稳定币框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推出监管沙盒试验。


· 跨境贸易:2023 年东南亚仅 22% 的贸易发生在区域内部,过度依赖美元导致昂贵的延迟和手续费。本地稳定币能够通过提供即时、低成本的转账来简化结算流程,并通过东盟商业咨询理事会(ASEAN BAC)的区域二维码支付计划进一步加速。


· 金融普惠:东南亚地区仍有超过 2.6 亿人缺乏银行账户或没有银行账户。非美元稳定币一旦集成到 GoPay 或 MoMo 等超级应用钱包中,即可扩大人们负担得起的金融服务渠道,从而支持汇款、小额交易和日常数字支付。


东南亚 (SEA) 的 GDP 总和为3.8 万亿美元,人口为 6.71 亿,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竞争并拥有 4.4 亿互联网用户,推动数字化转型。


在这种经济活力的背景下,非美元稳定币以及与区域货币或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为东南亚的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了变革性的工具。通过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些稳定币可以提高跨境贸易效率,稳定区域内交易,并促进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包容性。


本文探讨了非美元稳定币为何对于东南亚金融机构和旨在塑造有弹性、一体化的经济未来的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


交易


来源:https://dune.com/queries/5728202/9297229


自 2020 年 1 月以来,东南亚地区非美元稳定币的采用率迅速上升,从最初的 2 个项目增长到 2025 年的 8 个项目。这一增长得益于交易量的增加以及多样化区块链平台的使用。


2025 年第二季度,东南亚非美元稳定币交易量达 25.8 万笔,其中与新加坡元 (SGD) 挂钩的稳定币(尤其是 XSGD)占据了 70.1% 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与印尼盾 (IDR) 挂钩的稳定币(IDRT 和 IDRX),占 20.3% 。这反映了强劲的区域经济活动和监管支持,凸显了它们在东南亚数字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https ://dune.com/embeds/5728202/9297229


在过去四年中,自 2020 年以来,东南亚非美元稳定币交易量已超过 100 万笔,这得益于广泛采用以及对 EVM 链的强势曝光驱动,这些链持续引领市场份额逐季增长。2025 年第二季度,Avalanche 以 39.4% 的市场份额(101,000 笔交易)居首,其次是 Polygon(83,000 笔交易,占 32.5%)和 Binance Smart Chain(28,000 笔交易,占 10.9%)。Avalanche 的快速崛起主要归功于 XSGD 项目,该项目目前是 Avalanche 链上唯一运行的稳定币,自推出以来获得了显著的吸引力。XSGD 是一种与新加坡元 1:1 挂钩的稳定币,由 StraitsX 发行。StraitsX 是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许可的主要支付机构。


活动地址


来源:https ://dune.com/queries/5728541/9297706


自 2025 年第二季度以来,东南亚的非美元稳定币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活跃(交易)地址数量显著增加,超过 10,000 个,其中,4,558 个为回访地址,5,743 个为新增地址,显示出稳定币用户的稳步增长和参与度提升。


资料来源:https://dune.com/queries/5728383/9297467


与反映总体活跃水平的交易数量不同,活跃(交易)地址反映了用户的参与度和采用率。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东南亚非美元稳定币中,Polygon 以 39.2% 的份额领先,其次是币安智能链 (BSC) 的 23.1% 份额,以及 Avalanche 的 10.1% 份额。


注意:在「按链分组」视图中,跨多链(如 Polygon 和 Base)进行稳定币交易的地址会在每条链上分别统计为独立地址,因此总数高于「未分组」视图(去重后的数据)。


DEX 交易量


资料来源:https://dune.com/queries/5748360/9327460


2025 年第二季度,DEX 交易量从第一季度的 4.04 亿美元下降 66% 至 1.36 亿美元。Avalanche 以 51%(6900 万美元)的份额领先,其次是 Polygon,占 33%(4500 万美元),以太坊占 9%(1200 万美元)。这一下降凸显了区块链向可扩展性转变的趋势,其中 Avalanche 和 Polygon 占据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https://dune.com/queries/5748398/9327527


如前所述,2025 年第二季度,按本币计算的 DEX 交易量达到 1.32 亿美元,其中,以新加坡元挂钩的稳定币为主导,主导了东南亚非美元稳定币市场。以新加坡元计价的资产占比 93.1%(1.27 亿美元),其次是菲律宾比索 (PHP),占比 3.9%(500 万美元),以及印尼盾 (IDR),占比 2.7%(360 万美元)。这凸显了新加坡元在区域 DEX 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东南亚稳定币:机遇与挑战


机遇


· 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2023 年,东南亚区域内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 22% ,但交易通常通过基于美元的代理银行进行,导致手续费高昂,且延迟长达 2 天。与东南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替代方案,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近乎即时的结算。在此基础上,东盟商务咨询委员会 (BAC) 已采用以当地货币结算的跨境二维码支付。BAC 与东南亚稳定币发行机构的合作有望进一步降低汇款费用并提高汇率。


· 促进金融普惠


东南亚有 2.6 亿人口缺乏银行服务或没有银行账户,非美元稳定币可以弥补金融服务的缺口。基于移动端的稳定币钱包与印尼的 GoPay 或越南的 MoMo 等平台集成,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汇款和小额交易。


挑战


· 监管不确定性和碎片化


东南亚地区多元化的监管框架给稳定币发行者和用户带来了不确定性。各国政策差异巨大,例如新加坡的政策较为激进,而其他国家的监管则较为严格,这可能会导致合规挑战和采用不均衡。


建议:东南亚政策制定者应合作制定稳定币的统一监管框架,制定有关许可、消费者保护和反洗钱 (AML) 合规的明确指导方针,以建立信任和一致性。


· 市场波动和货币挂钩风险


与区域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容易受到本币波动的影响,这可能会损害其稳定性和用户信心。储备支持不足或管理不善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风险。


建议:稳定币发行者应保持透明、完全支持的储备,并定期接受独立第三方审计。多元化挂钩货币篮子也能降低波动性风险。


结论


2025 年第二季度,东南亚非美元稳定币市场在与 Grab 和阿里巴巴合作的推动下,以唯一与新加坡元挂钩的发行商 XSGD 为首,获得了显著增长。在超 8 条以上的 EVM 链上运行,拥有 8 个发行方和 5 种本地货币支持。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达 1.36 亿美元,主要集中在 Avalanche 和新加坡元上,但较第一季度的 4.04 亿美元下降了 66%。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进了针对新加坡元和 G10 货币的稳定币框架,而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则引入了监管沙盒。


这一增长凸显了非美元稳定币在东南亚提升跨境贸易和金融包容性方面的潜力,但监管碎片化、货币波动、网络安全风险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不均衡等因素,需要谨慎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加密从业者的视角来看,这份关于2025年Q2东南亚非美元稳定币现状的报告,描绘了一个正处于关键转折点的区域金融市场。它不仅是技术采用层面的数据记录,更折射出金融基础设施重构、地缘经济策略与监管演进之间的复杂互动。

XSGD的主导地位并非偶然,它清晰地体现了“监管先行+生态合作”模式的有效性。新加坡金管局的清晰框架为StraitsX提供了合规确定性,而与Grab、阿里巴巴等超级应用的深度集成,则解决了稳定币最关键的难题:使用场景和流量入口。这种“合规发行+商业落地”的双轮驱动,值得其他地区的项目深入研究。

数据层面透露出几个重要信号。虽然整体DEX交易量环比下降66%,但Avalanche和Polygon等替代链在交易笔数和活跃地址上的占比持续增长,这表明用户行为正在从“价值存储”向“高频、小额交易”的实用场景迁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活跃地址中新增地址占比超过一半,说明用户基数仍在健康扩张,这为未来的增长埋下了伏笔。

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东南亚市场的结构性痛点与稳定币解决方案之间的契合度。26亿无银行账户人口是巨大的潜在市场,而22%的区域内贸易额与高昂的美元结算成本之间的矛盾,则直接构成了非美元稳定币的生存空间。它们本质上是在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区域经济“降本增效”,这与美元稳定币全球流通的叙事有显著区别。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监管的碎片化。新加坡的激进开放与其它国家的谨慎试探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不平衡可能阻碍跨境互联互通效应的发挥。报告中建议的政策协调虽然正确,但执行难度极大,因为这触及到货币主权和资本账户管控等核心问题。未来发展的关键,可能在于能否诞生一个类似于“东盟版货币桥”的多边合作项目,为稳定币的跨境流动提供合规通道。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东南亚的非美元稳定币实验,实际上是在探索一条不同于欧美的主导路径:它不是由大型金融机构或科技巨头自上而下推动,而是更依赖于本地商业生态与移动支付的融合,自下而上地生长。如果成功,它不仅会改变区域的金融格局,更可能为其他新兴市场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