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OpenSea发币再推迟,撸毛剧本怎么调整?

2025-10-21 11:04
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适当关注,控制磨损,别抱太大期待。
原文标题:《OpenSea 发币再推迟,撸毛剧本怎么调整?》
原文作者:Asher,Odaily 星球日报


本以为 OpenSea 很快就要发币了,没想到搞了个 TGE 前的最后奖励活动,而且还拆分成了多期:Wave 1 刚结束,紧接着 Wave 2 就上线了。


根据官方信息,自 TGE 前的最后奖励活动上线以来,平台累计交易量超 20 亿美元,因此 Wave 1 阶段奖励目前包含价值 1220 万美元的 NFT 和代币,奖励已发放。此外,Wave 2 阶段已于 10 月 15 日 启动,截止到 11 月 15 日,平台费用的 50% 将继续用于资助新的奖励池,并且推出价值 100 万美元的 OP、SOMI、ETH 代币作为初始奖池。


让社区失望的是,Wave 1 阶段的奖励几乎无法回本,只是额外发放了不同等级的徽章,寄希望于 TGE 时兑换更多 SEA 代币。以成本超过 310 美元的 Amethyst 级宝箱为例,其开箱奖励中空投代币的价值仅约 110 美元,远低于玩家的投入成本,回报率严重不足。


不仅如此,其他等级宝箱的情况也类似——高成本投入换来的奖励价值普遍偏低,而徽章的实用性和后续兑换的 SEA 代币数量仍存在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即便玩家积极参与「刷宝箱」,实际收益可能长期无法覆盖成本,存在被反撸的风险。


Amethyst 级别宝箱开箱的奖励情况


从数据来看,用户对「刷宝箱」活动的热情明显下降,许多人已经选择放弃参与 Wave 2 奖励活动。链上数据显示,自 Wave 1 奖励发放结束后,OpenSea 平台的 Swap 交易量出现断崖式下跌,表明市场活跃度明显减弱。


OpenSea 每小时 Swap 交易数据


不难看出,OpenSea 在 TGE 前的奖励设计不仅未能有效激励社区参与,反而导致活跃度下降,显示出社区对其激励机制的不满与抗拒。


那么,已经错过无数次发币机会的 OpenSea,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正进行 TGE?


OpenSea CEO:计划在 2026 年 Q1 推出 SEA 代币


昨日,OpenSea CEO Devin Finzer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计划在 2026 年 Q1 推出 SEA 代币,SEA 的推出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利用方式,包括质押功能,用户可以将 SEA 质押在自己喜欢的代币和收藏品后面。此外,表述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 TGE 时空投代币仅解锁 50%。SEA 总供应量的 50% 将分配给社区,初始认领将解锁 50%。


· 参与 TGE 前最后的奖励活动会在 TGE 时被重点考虑,但并没有给出明确承诺。参与 OpenSea 奖励计划的用户和 OG 用户将被重点考虑。


· OpenSea 平台的 50% 收入将在 TGE 时用于购买 SEA,旨在确保代币的价值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此外,根据社区反馈,OpenSea 或将在近期上线永续合约功能,或将计算在新的奖励计划中,用户通过「刷交易量」来获得积分,博代币空投。


适当关注,控制磨损,别抱太大期待


如今的 NFT 生态已然是一潭死水,恐怕很少有人真正相信 OpenSea 发币能带来「二次崛起」,更别提重塑 NFT 市场的未来。更多人倾向于认为 OpenSea 是来榨干 NFT 赛道的最后一丝流动性。


同时,OpenSea 持续 PUA 用户,并非轻易让「撸毛党」赚到这最后的流动性。发币时间不断推迟,即便官方表示计划在 2026 年 Q1 发币,也可能拖至季度末,甚至给出各种奇葩理由继续延期。


因此,对于刚结束的 TGE 前最后奖励活动 Wave 1 阶段来说,目前刷宝箱的收益很可能偏低。虽然参与者可以通过徽章在 TGE 时兑换代币,但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回本周期较长;二是从当前到 TGE 前可能会出现大量类似任务,导致徽章价值下降,最终收益可能被反撸。


总的来看,这类活动可以适度参与,但一定要控制成本与磨损,切勿抱有过高期待。试想:「OpenSea 巅峰时期不发币,甚至想着上市,本就没把用户放在心上;如今落幕,连自己都顾不上,空投又怎么会轮到你?」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看,OpenSea 当前面临的局面其实非常典型——它反映了一个曾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中心化平台,在行业转向去中心化与社区激励的浪潮中,所表现出的战略滞后与执行失焦。

OpenSea 反复推迟发币,并设计出这种分阶段、低回报的奖励活动,本质上暴露了其内部对代币经济设计的犹豫和不自信。一方面,它需要代币激励来重新激活萎缩的 NFT 交易生态和用户忠诚度;但另一方面,它似乎又极度恐惧代币释放后可能带来的抛压、监管风险和实际价值不及预期所带来的反噬。这种矛盾心理直接导致其奖励机制设计趋向保守,甚至显得吝啬——例如在 Wave 1 中,用户投入 310 美元仅获得约 110 美元的即时代币回报,其余部分则依赖未来不确定的“徽章兑换预期”。这与其说是激励,不如说更像一种用户筛选机制:它并不希望吸引大规模的真实参与者,而是试图抬高参与门槛,仅留下能承受高磨损率的专业“撸毛团体”。

而从社区反应来看,用户活跃度在奖励发放后迅速下降,说明市场已逐渐看穿这类缺乏诚意的激励设计。在当前的加密环境中,用户早已不是2021年牛市中对叙事全盘接受的群体,大家会计算真实成本、评估释放条款、衡量时间风险。OpenSea 若继续采取“挤牙膏”式的激励、不断推迟TGE,只会进一步损耗其信用;等到真正发币时,社区可能早已失去兴趣。

此外,OpenSea 计划将50%收入用于在TGE时回购SEA,这一机制表面上是为了支撑币价,但也反映出项目方对代币初始流动性和价值稳定缺乏信心。健康的生态代币应当依靠实用场景和质押等内生价值积累机制驱动,而非依赖团队人为回购。而从其提及的“永续合约”等新功能来看,OpenSea 似乎正在偏离其核心的NFT交易业务,转向更泛化的交易平台定位,这反而可能模糊其品牌辨识度。

说到底,OpenSea 的发币困境是一个传统中心化平台在转型Web3过程中的典型阵痛。它既想通过代币引入社区治理和激励,又不愿真正让渡价值和权力,导致整个进程变得缓慢而拧巴。对于一个曾经辉煌但现在不断失去市场份额的平台来说,它的时间已经不多;如果2026年Q1的发币仍不能带来扎实的价值捕获和用户体验提升,那么SEA很可能只会成为另一个缺乏流动性和信仰支持的治理代币。

在这一背景下,用户的理性策略应是保持极低预期、严格控制交互成本,不应对其空投产生幻想。真正的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愿意与社区共享成长红利的协议,而非步步为营、精于计算的平台。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