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实时更新 | 香港Fintechweek 2025大会上有哪些热点?

2025-11-03 12:12
阅读本文需 15 分钟
11 月 3 日至 7 日,FinTech Week 2025 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11 月 3 日至 7 日,FinTech Week 2025 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亚洲领先的金融科技盛会,香港金融科技周迎来十周年纪念。今年大会将进一步强化其国际影响力,打造更具规模的全球舞台,聚焦并探讨人工智能、Web3、区块链、数字支付、数字银行等推动金融科技革新的核心领域。



香港特首李家超、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等重要官员将出席并发表讲话;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海峰、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Binance CEO Richard Teng、美图创始人蔡文胜等行业领袖也将作为嘉宾登台演讲。BlockBeats 记者将在现场进行实时报道,以下为最新进展:


富兰克林 CEO:加密领域新的商业模式将颠覆传统金融,并催生伟大的公司


11 月 3 日,富兰克林·邓普顿 CEO Jenny Johnson 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此前加密世界和传统金融世界是两大平行宇宙,体量都很大但几乎完全不重叠。就像两条平行线在往前走,突然之间情况变了,传统金融世界开始觉醒并与加密世界整合,将金融产品上链,客户也开始强烈要求接触加密资产。


对千禧一代来说,比特币就像他们的黄金。我认为比特币本身就是一种资产,甚至有点像宗教——要么你信,要么你不信。富兰克林关注加密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颠覆不只来自传统业务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来自加密世界。加密领域将出现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我认为下一批伟大的公司会从这个领域冒出来——与 AI 公司一起。


此外,他还透露,旗下货币市场基金即将宣布重大消息。在面对主持人询问参加香港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时,Jenny 表示:「我们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前景感到兴奋,在很多司法管辖区都发现了新的需求,我觉得接下来两天也许就在这里进行宣布。」


叶智恒:将允许专业投资者获得更多投资产品,为数字资产类别建立基本的安全网络


11 月 3 日,香港证监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叶智恒(Eric Yip)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除了今日早前提及的将允许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海外关联公司共享全球订单簿以外,证监会还将允许专业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可投资产品。香港需要进一步建设金融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设施,管理多重风险,将更加努力地为数字资产类别建立基本的安全网络,并与全球监管者协同,确保在转换流量时不会再存在套利行为。


温凯因:密切大湾区金融科技合作,加强大湾区内部金融科技资源整合


11 月 3 日,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温凯因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广州先行先试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区块链创新应用,数字人民币等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自 2020 年实施以来,广州已经落地 12 个金融科技创新的项目,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已经落地第一批 13 个试点项目,通过率在各试点城市排名中排名第一。


广州未来将密切大湾区金融科技合作,充分发挥香港金融国际化水平高、深圳市场主体创新活跃、广州科研院所实力强的优势。加强大湾区内部金融科技资源整合,加大对数据交易与存储平台、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等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围绕共建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等领域深化互利合作。强化大湾区核心城市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网络协同效应,促进大湾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


梁凤仪:香港将允许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海外共享全球订单簿


11 月 3 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香港将允许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海外关联公司共享全球订单簿,以提高流动性。


余伟文:构建新一代数据及支付基建,支持业界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


11 月 3 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香港金融科技发展蓝图「金融科技 2030」目标将香港发展为稳健、有韧性及具有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并聚焦 4 大重点领域,涵盖超过 40 个具体项目,包括:


构建新一代数据及支付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扩展的数据共享,加强跨境支付互联,在多方面创造新机遇,如为企业开拓信贷渠道、促进贸易融资,以及为市民提供更个人化金融服务及更便捷跨境汇款等。


支持业界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香港及其他地区金融业全面并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


强化业务及科技韧性,并为量子电脑时代做好准备,包括为金融科技网络安全制订全新认证架构,透过实时分析建立新的预警系统,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健及金融服务安全。


促进金融代币化及推动蓬勃的代币化生态系统,金管局将带头为资产代币化作示范,如将代币化政府债券的发行恒常化,并同时探讨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代币化的可行性。金管局即将推出 Ensemble 项目试点计划,以支持真实交易,并继续与业界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创新代币化用例。


渣打银行 CEO:所有交易最终都将通过区块链结算


11 月 3 日,渣打银行 CEO Bill Winters 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本行与香港特区领导层均相信,所有交易最终都将通过区块链结算,所有货币都将实现数字化。


陈茂波:稳定币拒绝投资或投机,牌照批准仅面向拥有稳健真实用例的申请人


11 月 3 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香港的金融监管者肩负着双重使命,监管和促进市场发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必须确保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真正适用性、投资者保护以及金融稳定,无论是对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还是稳定币,我们奉行同样的活动、同样的风险、同样的监管原则。特别是我们对稳定币的监管方法是明确的,稳定币不是为了投资或投机,而是为了促进成本降低、跨境交易和实际经济活动。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可制度下,稳定币牌照的批准仅面向自身有可持续稳健商业模式支持以及真实用例的申请人。


井贤栋:未来 AI 代理将面向客户,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将重塑金融服务


11 月 3 日,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将重塑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行业是一个数据丰富和语言密集的行业,金融产品的服务实际上是抽象、复杂和基于信用的,严重依赖于语言的描述来进行沟通和传递,这一现象覆盖了金融领域从后台到面向客户界面的各个领域。因此,我预计可能需要为每一位客户配备一名专门的账户经理,这名经理将由 AI 代理担任,用以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并给用户个性化和最低成本的建议,这实际上是一种多代理系统,议程系统。这是我们在金融领域可以期待的一种由 AI 技术推动的短期变化。


此外,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代币化,可以将各种资产转换为链上的代币,使资产能够在跨机构、跨市场之间非常透明、非常可信地进行交易。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新的支付区域,真正实现一种实时的全球支付,这将有利于全球贸易,提高结算效率。这种变化会带来更多受监管的创新部门和更多监管机构的参与,区块链上的交易开始从投机转向价值交换,金融服务的变化将受到区块链的推动。


陆磊:运用数字人民币探索跨境支付新方案,构建区块链加数字资产双平台


11 月 3 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表示,展望未来,将运用数字人民币探索跨境支付新方案。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已经成为法定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人民银行正积极与各方共同探讨开放,包容和创新的跨境支付方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力量。


一是推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合作探索跨境支付的新范式。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等多个货币当局共同探索,形成了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为范本的多边合作模式,基于央行合约平等治理和区块链架构,连接各经济体支付系统和法定数字货币系统,实现多币种的秒级直通式跨境支付。


二是依托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为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合作提供方案。人民银行提供以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为依托的双边合作模式,灵活支持与各货币当局系统跨境互联互通,享受智能化跨境消费贸易和投融资的数字体验。


三是构建区块链加数字资产双平台,激活价值互联网新引擎。人民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的互相联动,可在同质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有利于提升监管效率和穿透性的资产数字化创新,提升价值流转效率与透明度,推动经济要素高效流转与优化配置,赋能价值互联网。


李家超:香港鼓励更多投资者进入金融科技领域,加快创新和技术转型


11 月 3 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香港 Fintechweek 2025 上致开幕词时表示,香港目前已有超过 1200 家金融科技公司,较去年增长了 10%,预计到 2032 年,香港金融科技行业总收入将超过 6000 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 28%。今年前九个月,在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筹资规模已超过 230 亿美元。香港资本投资进入计划将放宽,以鼓励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金融科技领域,也正在探索常规金融中的标记化,同时应用监管沙盒来促进创新和审慎的风险管理。香港还在加快创新和技术转型,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学、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目标是帮助新兴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和繁荣。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香港Fintech Week 2025的讨论内容反映出金融科技领域正在经历一场由监管框架、技术融合与全球协作共同驱动的深刻变革。从核心议题来看,大会聚焦于稳定币监管、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协同效应、以及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跨境应用,这些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金融系统基础设施的重构。

稳定币的监管思路非常明确:香港当局将其定位为支付工具而非投资品,强调真实经济用例和稳健商业模式,这与欧美部分地区更宽松的投机导向形成对比。这种审慎态度旨在平衡创新与系统风险,避免稳定币脱离实体经济活动成为纯粹金融套利工具。陈茂波的发言表明,香港试图通过高门槛牌照制度筛选出具备可持续性的项目,而非追求数量扩张。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融合被多次强调,尤其是井贤栋提出的AI代理与多代理系统。这指向一个未来:金融服务的交互方式将由标准化产品转向个性化、实时化的智能服务,而区块链则通过资产代币化解决信任与效率问题。这种结合不仅提升用户体验,更可能重构后端结算、风控与合规流程。

陆磊关于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阐述值得深入解读。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的推进,实际是试图建立一套绕过传统SWIFT体系的、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新范式。其核心是“无损、合规、互通”,这既是对技术可行性的考验,也是对国际金融治理规则的重新协商。数字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并非孤立推进,而是作为互联互通的一个节点,这与香港的金融枢纽定位高度协同。

李家超提到的金融科技增长数据及IPO筹资规模,表明香港正通过政策宽松(如资本投资计划)和监管沙盒机制加速生态建设。标记化(Tokenization)在传统金融中的应用探索,意味着资产流动性改造可能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综合相关文章,香港的稳定币监管路径并非突然形成,而是经过长期沙盒测试与立法准备(如2025年5月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从肖风的“冷思考”到Cloudflare发行稳定币,行业已从概念炒作进入合规实施阶段。同时,AI代理与稳定币的结合(如美联储支付创新会议的讨论)显示,技术融合正在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向“互联网货币层”演进。

整体而言,香港的策略是以监管确定性吸引全球资本,通过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强化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时避免过度金融化,强调技术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这一路径既区别于内地的谨慎可控,也与美国的开放激进保持距离,体现出香港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独特定位。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