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新标准下,山寨ETF批量上线:半年走完比特币十年路

2025-11-27 18:00
阅读本文需 16 分钟
这些ETF并非经过SEC逐一严格审批,而是利用一套全新的「通用上市标准」和一个鲜为人知的「8(a)条款」快速通道,几乎是在监管机构「默许」的情况下自动生效。
原文标题:《山寨 ETF 爆发,半年走完比特币十年路:加密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巨变》
原文作者:Clow,白话区块链


比特币 ETF 花了近十年才获批,山寨币只用了半年


2025 年 11 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华尔街发生了。Solana、XRP、Dogecoin——这些曾被主流金融视为「投机玩具」的山寨币,竟然在短短几周内集体登陆纽约证券交易平台和纳斯达克,摇身一变成为受监管的 ETF 产品。


更魔幻的是,这些 ETF 并非经过 SEC 逐一严格审批,而是利用一套全新的「通用上市标准」和一个鲜为人知的「8(a) 条款」快速通道,几乎是在监管机构「默许」的情况下自动生效。


游戏规则,正在被彻底改写。


监管的「战略性放弃」


长期以来,SEC 对加密货币 ETF 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能拖就拖


每个新的加密 ETF 申请都需要交易平台提交规则变更申请,SEC 拥有长达 240 天的审查期,且经常在最后期限前以「市场操纵风险」为由拒绝。这种「执法监管」让无数申请石沉大海。


但 2025 年 9 月 17 日,一切突然改变了。


SEC 批准了三大交易平台提出的「通用上市标准」修订提案,这个看似技术性的调整,实际上为山寨 ETF 打开了一扇大门:符合特定条件的加密资产,可以无需逐一审批就直接上市。


核心准入条件很简单:


· 要么,该资产在 CFTC 监管的期货市场有至少 6 个月交易历史,且交易平台与该市场签有监控协议;


· 要么,市场上已有持有该资产至少 40% 敞口的 ETF 先例。


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山寨 ETF 就能走「快速通道」。Solana、XRP、Dogecoin 恰好都符合标准。


更激进的是,发行商们还找到了另一个「加速器」——8(a) 条款。


传统 ETF 申请都会包含「延迟修订」条款,允许 SEC 无限期审查。但 2025 年第四季度,Bitwise、Franklin Templeton 等发行商开始在申请中移除这一条款。


根据《1933 年证券法》第 8(a) 条,如果注册声明没有延迟生效的语言,该文件将在提交后 20 天自动生效,除非 SEC 主动发起停止令


这就像给 SEC 出了一道选择题:要么在 20 天内找到充分理由叫停,要么就眼睁睁看着产品自动上线


由于政府停摆导致的人手不足,加上 Ripple 案、Grayscale 案等司法判决的压力,SEC 几乎无力应对数百份积压申请。更重要的是,2025 年 1 月 20 日,SEC 主席 Gary Gensler 辞职,整个监管机构进入「跛脚鸭」状态。


发行商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疯狂冲刺。


Solana ETF:质押收益的大胆尝试


Solana 凭借高性能公链的技术光环,成为继 BTC 和 ETH 之后第三个 ETF 化的「蓝筹」资产。


截至 2025 年 11 月,已有 6 只 Solana ETF 上市,包括 Bitwise 的 BSOL、Grayscale 的 GSOL、VanEck 的 VSOL 等。其中,Bitwise 的 BSOL 最为激进——它不仅提供 SOL 价格敞口,还试图通过质押机制为投资者分配链上收益。


这是个大胆的尝试。SEC 长期将质押服务视为证券发行,但 Bitwise 在 S-1 文件中明确标注「Staking ETF」,试图设计一种合规结构来分配质押收益。如果成功,这将让 Solana ETF 不仅能捕获价格上涨,还能提供类似「股息」的现金流,吸引力远超无收益的比特币 ETF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Solana 在 CME 没有期货合约。按照 SEC 的历史逻辑,这本应是拒绝的理由。但监管层最终放行,可能意味着他们认可了 Coinbase 等受监管交易平台的长期交易历史足以形成有效价格发现。


市场表现同样亮眼


根据 SoSoValue 数据,Solana ETF 自推出以来连续 20 天录得净流入,累计流入 5.68 亿美元。当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在 11 月面临大规模净流出时,Solana ETF 却逆势吸金。截至 11 月底,六只 Solana 基金的总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8.43 亿美元,约占 SOL 市值的 1.09%


这说明机构资金正在进行资产轮动,从拥挤的比特币交易撤出,寻找具有更高 Beta 和增长潜力的新兴资产。


XRP ETF:监管和解后的价值重估


XRP 的 ETF 化之路一直被 Ripple Labs 与 SEC 的法律纠纷所阻。2025 年 8 月双方达成和解后,XRP 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ETF 申请井喷。


截至 11 月,已有 5 只 XRP ETF 上市或即将上市:


Bitwise 的 XRP ETF 于 11 月 20 日上市,直接使用「XRP」作为交易代码,这个大胆的营销策略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天才之举,让散户搜索时直接定位;也有人批评这会混淆基础资产与衍生基金。


Canary 的 XRPC 于 11 月 13 日率先上市,首日创纪录流入 2.43 亿美元。


Grayscale 的 GXRP 于 11 月 24 日上市,由信托转换而来,消除了折溢价问题。


尽管初期资金流入强劲,XRP 价格却在 ETF 上市后短期承压。Bitwise ETF 上市后几天内,XRP 价格下跌约 7.6%,一度跌超 18%。


这是典型的「买预期、卖事实」行为。投机资金在 ETF 批准预期形成时提前买入,消息落地后获利了结。宏观因素(如就业数据强劲导致降息预期减弱)也压制了整体风险资产表现。


但长期来看,ETF 为 XRP 引入了持续的被动买盘。数据显示,XRP ETF 自推出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超 5.87 亿美元。投机者在撤退,但配置型机构资金正在进场,为 XRP 价格构筑更高的长期底部。


Dogecoin ETF:从 Meme 到资产类别


Dogecoin 的 ETF 化标志着一个重要转折点:华尔街开始接纳基于社区共识和网络效应的「Meme 币」作为合法投资标的


目前已有三只 Dogecoin 相关产品:


Grayscale 的 GDOG 于 11 月 24 日上市;


Bitwise 的 BWOW 已提交 8(a) 申请,等待自动生效;


21Shares 的 TXXD 则是 2 倍杠杆产品,针对高风险偏好投资者。


市场反应相对冷淡。GDOG 首日交易量仅 141 万美元,未录得净流入。这可能源于 Dogecoin 投资者群体的高度零售化特征——他们更倾向于直接在交易平台持有代币,而非通过 ETF 支付管理费。但市场普遍期待 Bitwise 的 BWOW 能凭借更低费率和更强营销能力激活这一板块的机构需求。


下一波:Litecoin、HBAR 和 BNB


在三大热门山寨币之外,Litecoin、Hedera (HBAR) 和 BNB 也在积极寻求 ETF 化


Litecoin 作为比特币的代码分叉,在监管属性上与 BTC 最接近,被视为商品。Canary Capital 于 2024 年 10 月提交申请,并在 2025 年 10 月 27 日提交 8-A 表格(交易平台注册的最后步骤),暗示 LTC ETF 上市已迫在眉睫。


HBAR ETF 的申请由 Canary 领衔,Grayscale 跟进。关键突破在于 Coinbase Derivatives 于 2025 年 2 月推出了 CFTC 监管的 HBAR 期货合约,为 HBAR 满足「通用上市标准」提供了必要的监管市场基础。纳斯达克已为 Grayscale 提交 19b-4 文件,预示 HBAR 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获批资产。


BNB 则是最具挑战的尝试。VanEck 提交了 VBNB 的 S-1 申请,但鉴于 BNB 与 Binance 交易平台的紧密联系,以及 Binance 此前与美国监管机构的复杂纠葛,BNB ETF 被认为是对 SEC 新领导层监管尺度的终极测试。


「加密乘数」效应:流动性的双刃剑


山寨币 ETF 的上线不仅是增加投资代码,更在通过结构性资金流改变整个市场。


国际清算银行(BIS)研究提出「加密乘数」(Crypto Multiplier)概念加密资产的市值对资金流入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对于流动性远低于比特币的山寨币而言,ETF 带来的机构资金可能产生巨大价格冲击。


根据 Kaiko 数据,近期比特币的 1% 市场深度约为 5.35 亿美元,而大多数山寨币的市场深度仅为其几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同等规模的资金流入(如 Bitwise XRP ETF 首日的 1.05 亿美元)理论上应对 XRP 价格产生比对 BTC 大得多的推动作用。


目前的「卖事实」现象掩盖了这一效应。做市商在 ETF 申购初期需要买入现货,但如果市场情绪整体偏空,他们可能利用期货市场做空对冲,或在场外市场消化库存,短期内抑制现货价格上涨。


但随着 ETF 资产规模积累,这种被动买盘将逐渐抽干交易平台流动性,导致未来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且倾向上行


市场分层:新的估值体系


ETF 推出加剧了加密市场的流动性分层:


第一梯队(ETF 资产):BTC、ETH、SOL、XRP、DOGE。这些资产拥有合规的法币入口,注册投资顾问(RIA)和养老基金可无障碍配置。它们将享受」合规溢价」和更低的流动性风险。


第二梯队(非 ETF 资产):其他 Layer 1 和 DeFi 代币。由于缺乏 ETF 通道,这些资产将继续依赖散户资金和链上流动性,其与主流资产的相关性可能降低,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这种分化将重塑整个加密市场的估值逻辑,从投机驱动转向基于合规通道和机构配置的多极化估值


小结


2025 年末的山寨币 ETF 浪潮,标志着加密资产从「边缘投机」向「主流配置」迈出决定性一步。


通过巧妙利用「通用上市标准」和「8(a) 条款」,发行商成功撕开了 SEC 防线,将 Solana、XRP、Dogecoin 等曾充满争议的资产带入受监管交易平台。


这不仅为这些资产提供了合规资金入口,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层面对这些资产的「非证券」属性进行了事实上的确认。


尽管短期面临获利回吐压力,但随着机构投资者开始在模型中为这些资产分配 1%-5% 仓位,结构性资金流入将不可避免地推高这些「数字大宗商品」的估值


未来 6-12 个月,我们将看到更多资产(如 Avalanche、Chainlink)尝试复制这一路径。


在多极化的加密市场中,ETF 将成为区分「核心资产」与「边缘资产」的最重要分水岭。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场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投资机会,更是市场格局的彻底重构:一个曾经以投机和叙事驱动的市场,正在向以合规通道和机构配置为锚的新秩序演进


这个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加密市场发展的角度看,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传统金融通过结构化工具大规模接纳山寨币,标志着加密资产从边缘化投机向主流配置的实质性过渡。这一进程的核心并非单纯的产品创新,而是监管博弈、市场机制与资本流动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监管策略的转变尤为值得关注。SEC 从过去的“能拖就拖”到默许“通用上市标准”和“8(a)条款”的应用,反映出监管机构在政治压力、司法判例和资源限制下的务实调整。这种调整并非主动拥抱创新,而是在既有法律框架内被发行商找到了可操作的漏洞。尤其是移除“延迟修订”条款、迫使 SEC 在20天内作出反应的操作,显示出发行商对证券法的深刻理解与巧妙利用。这为后续其他资产类别的合规化提供了可复用的策略模板。

市场结构层面,山寨币ETF的爆发正在重塑流动性分布和估值逻辑。比特币ETF花了十年才实现,而山寨币仅用半年就完成跨越,这背后不仅是效率提升,更反映出资本对高Beta资产的渴求。机构资金开始进行资产轮动,从饱和的比特币头寸转向Solana、XRP等资产,寻求更高的增长潜力和收益机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Solana ETF尝试嵌入质押机制——如果成功,它将开创收益型加密ETF的先例,从根本上改变加密货币作为“无现金流资产”的传统定价模型。

但风险同样不可忽视。文中所提的“加密乘数”效应恰恰点出了潜在脆弱性:山寨币的市场深度远低于比特币,同等规模的资金流入可能造成更剧烈的价格波动。短期内做市商通过对冲操作压制现货价格,但中长期看,ETF的持续申购将不断抽走交易所流动性,使价格更容易出现突然性的向上突破。这种机制可能放大市场波动,尤其在负面宏观环境下或引发连锁反应。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市场分层。ETF获批的资产将获得“合规溢价”和稳定的法币入口,成为机构配置的首选,而未能进入ETF赛道的资产则面临边缘化风险。加密市场可能形成新的等级体系:顶层是ETF化的蓝筹资产,底层是依赖散户和链上流动性的长尾资产。这种分化将改变整个行业的估值方法论,从过去以叙事和技术为主导转向以合规通道和资金流量为核心的评估框架。

总的来说,这一波山寨币ETF浪潮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在监管、法律、流动性三个层面的深度融合。它既体现了加密市场逐渐被传统金融体系吸纳的现实,也预示着未来资产发行、合规化和资金流动的新模式。尽管短期存在获利了结压力,但结构性资金流入的趋势已经形成,加密市场正在不可逆地转向以机构资金和合规通道为基础的新秩序。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