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a16z領投2500萬美元,0xMiden要在你手機裡跑一條隱私鏈

2025-04-30 13:53
閱讀本文需 12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最近的大盤橫著走,熱點不多,散戶情緒也談不上亢奮。但越是在這種「看不出方向」的時候,聰明的錢往往已經悄悄動了起來。尤其是在那些被反覆講過、甚至一度被認為「炒不動」的老敘事中。


今年 4 月 29 日,隱私區塊鏈 0xMiden 官員宣拿下 2500 萬種子輪融資,由 a16zcrypto、hackVC、1kxnetwork 領投,Finality Capital Partners、Symbolic Capital 等參投,個人投資者包括 Avery Ching(個人投資者)。


0xMiden 主打的是「邊緣區塊鏈」的概念,目標是讓應用程式在處理交易時,既可以選擇公開透明的路徑,也能一鍵切換到隱私模式,在不犧牲擴展性的前提下實現隱私保護,項目背後是加密投融資數據平台 CryptoRank 的孵化支持。



看到它在 ZK 和隱私敘事裡被大佬圍著投,我有點好奇:這個項目到底踩中了哪個關鍵點,讓資本一擁而上? 0xMiden 它和 Aztec、Zcash 這些早就做隱私的專案又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理解一件事:現在的區塊鏈,其實非常「不隱私」,但如果你一味追求隱私,又會把可擴展性和合規性全犧牲掉。


所以隱私鏈這個方向,過去幾年雖然一直有聲音,但始終沒跑出來一個「能用、可擴、還不監管一刀切」的解法。


現在,0xMiden 試圖換一個視角重啟這個難題。


一條不聯網也能跑的隱私鏈


0xMiden 自稱是個「邊緣區塊鏈」(edge blockchain),聽起來有點像邊緣運算那套,其實核心的意思是:智能合約都不再是丟到本鏈來證明了本機。



換句話說,每台設備都像一個「小型區塊鏈節點」,自己計算、自己證明,只把結果告訴鏈,讓鏈幫你驗證。在這種模式下,鏈的角色不再是「苦力」,而更像一個「裁判」,你說你算對了,那你得拿出能驗證的證明來。


這個模式有幾個核心變化,所有執行都本地完成,執行都在本地完成,鏈的負擔非常小,擴展性自然強。產生的 ZK 證明是輕量級的,不像 zkRollup 那種超級重的批量證明,適合終端設備自己搞定。預設是隱私的,但開發者可以選擇哪些計算公開,哪些保密,靈活切換,適配不同場景。


說到底,它想造的不是一個大而全的 Layer1,而是一種鍊和設備之間的新交互方式,像隨身錢包一樣隨身跑智能合約。


這和現在市面上大熱的隱私鏈有些明顯區別,例如 Aztec 主打“ZK-rollup+加密 EVM”,依舊是把所有用戶交易 rollup 到一起處理,排序器也很中心化,本質上還是 Layer2 思路。 Fhenix 用的是 TEE + 同態加密,更偏向硬體信任 + 加密存儲,ZK 並不是主角。


0xMiden,則是從底層邏輯上走了一條「ZK-first + 本地運算」的路線,強調靈活、輕量、終端友善。



簡單講,0xMiden 的執行是「去中心化」的,甚至可以離線執行、離線產生證明,再上傳結果。你的手機、瀏覽器、AI 晶片,未來都可能變成跑智能合約的小節點,ZK 幫你保證計算正確,鏈只管驗結果。


為什麼大佬們願意砸錢?


早在 2021 年,a16z 就投資了 0xMiden 創辦人 Bobbin Threadbare 的早期項目,當時該項目尚屬 Polygon Miden 的一部分。這次 2025 年 4 月 29 日的 2,5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a16z 的再次參與,凸顯其對 Bobbin 團隊的長期信心。


團隊方面,0xMiden 由 Bobbin Threadbare、Dominik Schmid 和 Azeem Khan 創立,三人都曾服務於 Meta 的區塊鏈團隊,具備深厚的零知識證明和區塊鏈開發經驗。


0xMiden 最初是在 Polygon Labs 下開發的專案,並於 2025 年 3 月 31 日分融資分拆後,0xMiden 專注以太坊 zk-Rollup 隱私解決方案,CryptoRank 作為孵化方,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但技術開發主要由團隊獨立完成。


0xMiden 是繼 Avail 和 Privado ID 之後從 Polygon 分拆出來的第三個項目。 Polygon Labs 聯合創始人 Sandeep Nailwal 在聲明中表示:「它計劃將其原生代幣的約 10% 空投給 POL 持有者和質押者,直接獎勵幫助其發展的生態系統。」


從投資角度看,0xMiden 的未來吸引力模式,這代表著它的 ZK 的未來趨勢。與傳統的 Rollup 不同,它不是鏈的替代品,而是作為隱私插件補充開發,提供靈活的隱私選項。


專案狀況


同時,Miden 已經上線了實用的開發工具,開發者能開始編寫真實的智能合約,遠離那些只停留在概念階段的專案。更重要的是,它的設計支援「預設隱私、可選擇公開」,在合規上也有一定空間。


目前主網還沒上線,但 VM 和 SDK 已經在 Github 開源。他們給的 roadmap 是這樣的:


·Miden VM 開源(已完成)

·開發者工具包 SDK 發布(已完成)

·測試網上線(預計 2024 年 Q3)

·主網(最早

style="text-align: center;">


現在已經有部分開發者在用 Miden VM 寫 demo 合約,例如本地投票、設備日誌校驗、遊戲內資產操作等場景。但要真正「破圈」,可能還要等一個像「本地版 Friend.tech」或「AI 模型運行市場」這樣的「殺手級」應用場景。


隱私區塊鏈,為啥又火了?


這個敘事不是新的,但最近確實又有點回溫,核心原因是三個。


首先,監理壓力持續上升。在全球範圍內,對加密身分和資產流動的監管正變得越來越嚴格,無論是鏈上 KYC、錢包黑名單,還是交易所合規化,都在不斷壓縮「絕對匿名」的生存空間。反而是面向機構、合規友好、可控範圍內的隱私需求正在升溫,尤其是在企業級場景中,選擇性隱私成了剛需。


其次是 ZK 技術終於「落地可用」了。過去幾年,ZK 一直停留在「技術炫技」的階段,又貴又慢、開發難度高。但隨著 STARK、SNARK 等技術的成熟,證明產生和驗證成本持續下降,讓 ZK 從「理論上的未來」變成了「可以實打實跑起來的現實」。


第三,AI 區塊鏈應用的興起,越來越多的 AI 運算、資料上鍊、邊緣推理等場景落地,原本侷限於交易隱私的需求開始向「資料隱私」、「模型隱私」擴展。


這類應用對隱私的要求不再是「全鏈黑箱」,而是「本地計算 + 選擇性加密」,也就是所謂的局部隱私。


而老牌隱私項目,如 Monero、Zcash,一方面只支持簡單交易,另一方面被監管緊盯,主打「絕對匿名」的路線已經越來越難走。


所以,新的機會來了,不是搞絕對黑箱,而是搞「本地運算+選擇性隱私」。


這輪隱私敘事,會不會從「本地開始」?


隱私鏈這個方向,不會短期爆發,但一直缺一個真正能跑的方案。


Aztec、Fhenix 們還在搞「鏈上隱私」,而 0xMiden 想把這個敘事帶到「鏈下」設備端、自主運作、選擇性上鍊。


這個角度其實是 ZK 的下一個自然演化方向,也符合「AI+鏈」、「資料主權」等未來趨勢。如果這個故事能講通、產品真能落地,那 0xMiden 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值得關注的「隱私運算基礎設施」。


當然,前提是,它真能撐到主網上線的那一天。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