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RWA永續產品危機:為什麼GLP模式註定撐不住RWA永續?

2025-04-30 21:28
閱讀本文需 8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原文標題:The Genesis Story : How Crypto Found Me
原文作者:@hmalviya9
原文編譯:zhouzhou,BlockBeats


編者按:當前 RWA 永續性商品(如 Ostium)零和博弈、缺乏避險機制,限制了平台擴充。相較之下,HyperLiquid 採用更靈活的 HLP 模式表現更優。未來,Ostium 若轉向訂單簿模式,降低費用並提升市場效率,才有可能實現長期健康發展。


以下為原文內容(為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過去一個月,隨著關稅危機臨近、貨幣市場震盪、股市像心電圖一樣波動,RWA 永續合約的使用量出現了驚人的增長。 @OstiumLabs 的總存款量從原本穩定的不到 600 萬美元,在短短一個月內飆升到了超過 6000 萬美元。交易量也大幅上升。 HyperLiquid 也上線了 @Paxos 的 PAXG 永續合約市場。


對於用加密衍生品做多或做空 RWA 的需求已經非常明顯了。問題在於,目前的解決方案到底夠不夠好?如果不夠,又該如何改進?



為什麼說這些解法可能不太好?


在開頭部分,我提到了兩個看似矛盾的觀點:一方面,交易者確實在使用 RWA 產品;另一方面,我又質疑現有解決方案是否足夠好。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使用者正在選擇這些平台,難道不說明目前的 RWA 永續合約已經夠好嗎?但事實並非如此,讓我透過一些數據來解釋。


如果我們看看 Ostium 上的資金費率,可以發現黃金交易對(XAU/USD)的資金費率曾經高達 30%,現在也還有 13%。


相較之下,目前 Bybit 上 BTC 的資金費率大約是 Ostium 的一半,而 Binance 和 OKX 上的 BTC 資金費率只有 Ostium 的四分之一左右。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因為黃金表現較好,但其實未必。


黃金今年迄今上漲了約 50%,而比特幣漲幅也差不多。


而且,當我們把加密市場和傳統金融市場(如 CME)做比較時,差距就更明顯了。如果你在 CME 做多黃金,並且滾動持倉,年化成本大約是 6%,只有 Ostium 最低資金費率的一半,相差 600 個基點。


看到這麼大的價差,做 delta neutral(無方向性風險)交易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有巨大套利空間:比如在 Ostium 做空,收取 13% 的資金費率,同時在 CME 做多,付出 6% 的年化成本。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因為 Ostium 採用類似 GLP(GMX 的流動性池)模式,目前如果你在 Ostium 做空,反而要支付 13% 的資金費率。


這就導致無論是 delta neutral 交易者還是做市商,都沒有動力來提供流動性。而這並非偶然,而是 Ostium 設計上的根本問題。



GLP 模式的不可持續性


Ostium 和 @GainsNetwork_io 使用的 GLP 模式,簡單化的規模,是無法發展的簡單規模。


GLP 模式本質上是所有交易者都在和協議的資金池對賭。最早由 GMX 推出,他們的資金池叫 GLP。到了 Ostium,叫 OLP;在 Gains 上則是各種 g(asset) 金庫。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GLP/OLP 模式和 @HyperliquidX 的 HLP 模式其實非常不同。 HLP 的定價模型是隱藏且動態變化的,而 GLP 的定價是固定且靜態的。


這意味著,雖然 HyperLiquid 也有基礎流動性提供者,但基礎 LP 不是唯一的對手方,資金費率機制還能繼續激勵市場走向更有效率。而在 Ostium 的 OLP 模式下,交易者必須虧損,OLP 的流動性提供者才能賺錢。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零和遊戲。


而且不同於 HLP 模式可以在鏈上部分對沖敞口,OLP 模式下沒有穩定機制去對沖 RWA 的風險暴露。


雖然 OLP 模式幫助 Ostium 在早期快速拉起了流動性,但現在反而成了他們繼續增長的障礙。就像 HyperLiquid 最後也不得不放開 HLP 對用戶交易的絕對對手方控制一樣,Ostium 未來也需要鬆開 OLP 對定價的主導權,才能實現更大的擴展。


一個警示案例已經出現:在黃金市場的相對份額上,目前 Ostium 在黃金市場的持倉量只有 400 萬美元,而 HyperLiquid 新開的 PAXG 市場持倉量已經達到 1500 萬美元(而且資金費率和開倉成本也更低)。


此外,Ostium 目前的總鎖倉量是 6,500 萬美元,其中 5,700 萬美元,也就是 86% 的資金,都集中在 OLP 裡。而 HyperLiquid 雖然也高,但佔大約是 60% 左右,相比之下要更健康一些。


總結一句話,這個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未來的可能方向


雖然上述問題如果放任不管會很嚴重,但理論上它們都可以透過改變模式來解決。


如果 Ostium 能轉向訂單簿模式,就能降低手續費,資金費率也會因為市場效率提高而下降,同時平台依然可以靠收取交易費用盈利。


OLP 也可以繼續存在,但應該以更動態、更靈活的形式運作。


在我個人看來,作為一個熱愛 RWA 永續概念的人,這才是 RWA 永續產品唯一可持續的長期模式,不僅是對 Ostium,對 Gains,以及所有相關項目都是如此。


GLP/"賭場式"模式只能用於冷啟動階段,長期發展是不切實際的,這已經被多次驗證了。


原文連結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