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US, China, CeDeFi
原文作者:@0xtony0x
原文編譯:zhouzhou,BlockBeats
編者將探討:這篇金融體系這篇文章按:這篇金融體系的文章。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和美元主導地位的衰退,區塊鏈技術成為中立的金融基礎設施,推動加密資產、穩定幣和代幣化 RWA 的發展。透過 CeFi、DeFi 和 TradFi 的整合,資本流動和利率市場逐步趨同,吸引更多機構進入區塊鏈世界。
以下為原文內容(為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近期,匯集市的劇烈波動率美元兌日圓(USD/JPY)大幅攀升至 145 關口,主要受到日本央行持續的鴿派立場推動——即維持利率不變,未釋放任何加息信號——加上此前市場做多日元的倉位被迅速平倉。美日之間的利差仍然很大,使得美元更具吸引力,因為聯準會維持相對較高的利率,而日本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同時,新台幣(TWD)兌美元在兩天內暴漲逾 8%,這是極為罕見的「19 西格瑪」事件。這一突如其來的走勢,源於台灣本地機構快速調整倉位、減少對美元的敞口,凸顯了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加劇,也生動反映出中美緊張關係加劇對全球外匯市場的直接影響。
TSD/USD 價格圖表
本月,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急劇升級。川普總統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前所未有的 145%,中國迅速反制,對美國產品加徵 125% 的關稅,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經濟裂痕。這項升級正呼應著經典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當一個新興大國挑戰現有霸主時,衝突往往難以避免。
但這次不僅是貿易障礙問題,更代表全球兩大經濟體正在系統性脫鉤,其帶來的「二階效應」正在全球流動性和美元主導地位中產生連鎖反應。
長期以來,美元之所以能在全球貿易和金融中佔據主導地位,依賴於人們對美國制度的深層信任——這種信任基於其政治穩定、外交政策的可預期性以及資本流動的開放性。正如 BMO 全球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比潘·雷(Bipan Rai)所指出:「已有明顯跡象表明,這種信任正在侵蝕……全球資產配置趨勢正逐步從美元轉向其他方向。」
事實上,美元霸權的基礎正因地緣政治動盪和美國日益預測的外交與經濟政策而悄然鬆動。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川普總統嚴厲警告其他國家不要放棄以美元結算的貿易,否則將面臨經濟懲罰,但在他任期內,美元卻經歷了劇烈波動——其上任前 100 天內,美元出現了自尼克森時代以來最猛烈的貶值。這一具有像徵意義的時刻,凸顯出一個更廣泛、正在加速的趨勢:全球多個國家正積極探索去美元化的替代路徑,標誌著全球金融體係正逐步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幾十年來,中國的貿易順差美元不斷回流至美國國債和金融市場,支撐著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的美元霸權。然而,隨著近年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急劇惡化,這一長期存在的資本循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中斷。作為美國資產的最大海外持有者之一,中國大幅削減了其在美債的敞口,截至 2025 年初,其持有的美國國債降至約 7,608 億美元,較 2013 年的峰值水準下降了近 40%。
這一轉變反映出中國對日益增長的美國經濟制裁風險所做出的更廣泛戰略應對——畢竟,過去美方已經多次凍結外國資產,其中最顯著的例子是 2022 年凍結了約 3500 億美元的俄羅斯央行儲備。
因此,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和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日益主張將中國的外匯儲備多元化,逐步減少對美元資產的依賴,擔心這些資產正演變為潛在的地緣政治負債。這項策略調整包括在 2023 年新增約 144 噸黃金儲備,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探索數位貨幣替代方案。
這種系統性的「去美元化」正在收緊全球美元流動性,提高國際融資成本,並對長期依賴中國將其順差美元回流至西方金融體系的市場構成嚴峻挑戰。
此外,中國也在積極倡導建立多極化的金融秩序,鼓勵發展中國家更多地使用本幣或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而非依賴美元。這項策略的核心是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它被明確設計為全球範圍內對現有 SWIFT 和 CHIPS 系統的全面替代方案,涵蓋了資訊傳遞(SWIFT 功能)和結算(CHIPS 功能)兩個面向。
自 2015 年上線以來,CIPS 的目標就是簡化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交易,進而降低全球對美元主導金融基礎設施的依賴。它日益廣泛的接受度,標誌著全球金融體係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系統性轉變:截至 2024 年底,CIPS 已有來自 119 個國家和地區的 170 家直接機構成員與 1497 家間接成員加入。
這一穩定增長在 2025 年 4 月 16 日達到高潮——據未經證實的報道,當天 CIPS 的單日交易量首次超過 SWIFT,處理了創紀錄的人民幣 12.8 萬億元(約合 1.76 萬億美元)。儘管這一里程碑尚未獲得官方確認,但它仍突顯出中國金融基礎設施在重塑全球貨幣格局方面的變革潛力——從以美元為核心的體系,邁向以人民幣為軸心的去中心化、多極化體系。
正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家金刻羽(Keyu Jin)在米爾肯研究院舉辦的一場論壇上所說:「過去十年中,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從 0% 增長到 30%,而現在中國一半的資本流動都以人民幣結算,這一比例遠高於過去。 center;">
然而,隨著地緣政治邊界日益僵化、傳統金融通道逐漸收窄,一個平行現象正在悄然發生:全球流動性正匯化到無國界中的金融界逐步說。 CeFi(中心化金融)、DeFi(去中心化金融)與 TradFi(傳統金融)之間的流動性融合,標誌著資本流動方式的一場重構,也正在將基於區塊鏈的網路推向重塑全球經濟的新型核心金融基礎設施地位。
具體來說,CeDeFi(中心化與去中心化金融融合)的趨勢正被多種「引力」共同推動:
·穩定幣作為支付手段,將 B2B 與 B2C 的流動性帶上鍊
·D·C兒>·D·S·D·黑木>協議打通鏈上與鏈下收益,創造新的利率套利路徑
支付一直是加密領域的「聖杯」。 Tether,作為離岸美元的事實影子銀行,已成為以員工平均利潤計算最賺錢的金融機構。近期的地緣政治動盪只會進一步推動對穩定幣的需求,因為全球資本越來越希望透過一個不受審查、無國界的平台來獲得美元曝險。
不論是用 USDC 對抗通膨的阿根廷儲戶,還是繞過銀行系統、用 Tether 結算貿易的中國商人,背後的動因是一樣的:在不依賴傳統金融系統的前提下獲取可靠價值。
在地緣緊張和金融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這種「交易自主權」的需求極具吸引力。 2024 年,穩定幣的交易量已經超過了 Visa。歸根結底,運行在加密網路上的數位美元(穩定幣),正在重建 20 世紀的離岸美元體系——為那些對美國霸權心存顧慮的市場,提供繞過美國銀行系統的美元流動性。
除了讓全球流動性繼續透過美元結算,我們也看到 CeFi平台在縱向上向加密領域擴展,反之亦然:
·Kraken 收購了 Ninja Trading,以拓展其傳統金融資產產品線,最終實現傳統金融與加密交易之間的跨品種保證金交易
·在中國,像老虎證券等加密貨幣作為入金方式
·Robinhood 則將加密業務作為核心增長重點,計劃推出代幣化股票和穩定幣等產品
隨著新的市場結構法案出台帶來的監管清晰度提升,傳統金融與加密產品之間的橫向融合只會變得更加重要。
同時,我們也看到 DeFi 協定正在利用加密原生的高收益吸引傳統金融或鏈下資金入場,同時也使 TradFi 機構能夠全球鏈上流動性,用於執行其鏈下連接策略。
例如,我們投資的項目 BounceBit(@bounce_bit)和 Ethena(@ethena_labs)就向傳統金融機構提供「基差交易收益」。由於鏈上美元的可編程性,它們能夠將這種基差交易產品打包成鏈上的「合成美元」,直接面向價值 13 兆美元的固定收益市場。這類產品對傳統金融機構尤其具有吸引力,因為基差收益與國債殖利率呈負相關。因此,它們實際上為利率套利開闢了新路徑,推動 CeFi、DeFi 和 TradFi 三者之間的資本流動與利率市場進一步整合。
此外,Cap Lab(@capmoney_)允許 TradFi 機構從鏈上流動性池中藉款,以執行鏈下的交易策略,從而為散戶投資者提供前所未有的高頻交易(HFT)收益管道。它也有效地將 EigenLayer 的經濟安全範圍從鏈上活動擴展到鏈下的收益產生策略。
這些發展共同推動了流動性趨同,壓縮了鏈上收益、鏈下收益與傳統無風險利率之間的差距。最終,這些創新解決方案成為強大的套利工具,在 DeFi、CeFi 和 TradFi 領域中對資本流動和利率動態起到對齊作用。
CeDeFi 流動性趨同——> CeDeFi 產品提供
CeFi、DeFi 和 TradFi 流動性向區塊鏈網絡的趨同,標誌著鏈上資產配置者的角色發生了根本多元化和資產變化——從越來越多的原生交易者轉變為更複雜的原始資產收益。
這個趨勢的下游效應是鏈上金融產品套件的擴展,尤其是更多的 RWA 產品的推出。隨著更多 RWA 產品進入鏈上,它將再次吸引來自全球的更多機構加入鏈上市場,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最終將所有金融參與者和金融資產匯聚到一個統一的全球帳本上。
歷史上,加密貨幣的軌跡逐步納入了更高品質的實際資產,從穩定幣和代幣化的國庫券(如富蘭克林鄧普頓的 Benji 和黑石的 BUIDL)發展到越來越複雜的金融工具,如阿波羅最近的代幣化私人信貸基金,並有可能進一步擴展到代幣化股票。
邊際買家對投機性加密原生資產的興趣下降,突顯了市場的巨大空白,並為機構級代幣化的 RWA 提供了機會。在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例如美中兩國的經濟脫鉤緊張局勢——區塊鏈技術正逐漸成為一個公信力強的中立金融基礎設施。
最終,從交易加密原生山寨幣到支付、代幣化國庫券和股票,所有金融活動都將匯聚到這個可驗證且無國界的全球金融賬本上,根本性地重塑全球經濟格局。
「原文連結」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