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WEEX
就在 2025 年 7 月 4 日,FTX 債權人代表 Sunil 發文確認:在即將啟動的 FTX 賠付計劃中,中國用戶可能因監管歸屬問題,被排除在主範圍之外。消息一出,引發中文加密社群的廣泛討論與情緒波動。
根據 BlockBeats 報告,在 FTX 限制國家的索賠資產中,82% 來自中國用戶。一旦司法裁定為「受限司法區」,這些用戶不僅可能無緣主賠,甚至存在資產最終遭到沒收的可能。這消息在中文加密社群引發了軒然大波——有人憤怒、有人無奈,也有人開始重新審視一個問題:一旦平台出事,我真的能拿回屬於自己的錢嗎?
我們可以憤怒、可以遺憾,但更重要的是冷靜看清——這次「被排除」的背後,其實映射出一個更關鍵的問題:平台的賠付機制,到底是基於「用戶所在地」制定的,還是基於「平台的合規邊界」制定的?
儘管尚無大規模公開賠償協議與中心化平台在賠付機制中設定了合規門檻(如強制 KYC 或限制匿名錢包),引發了對「誰能獲得賠償」的持續爭議。
而這次 FTX 的做法,更像是首次以「國家」為直接判定標準,將一整類用戶從賠付池中剔除,其結果是中國大陸債權人可能徹底無望收回資金,哪怕你只是一個資金存放在平台、從未參與非法操作的普通用戶。
這樣的分界方式,正在挑戰我們對「平台責任」的認知。
真正的區別,不在國籍,而在平台的製度與模式
我們不應只將這次事件解讀為「某國用戶被針對」。真正的問題是:
• 當危機來臨時,一個平台是否願意為使用者負責?
• 在製度上,它有沒有提前做好風險計畫?
• 在治理上,它是否尊重使用者的資產權益,而非只按「法律灰區」來迴避責任?
換句話說,平台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是「服務與信任」,而非「合約與免責」。有些平台以合規為由劃定「可服務」的對象,卻在市場擴張時大肆拉人頭,在風險爆發時又一刀切地割裂用戶群。
WEEX 不是旁觀者,我們更早看到了這一點賠付機制,不是廣告語,而是執行力!
2022 年 FTX 事件爆發時,WEEX 唯客平台即啟動用戶資產保護策略,設立 1000 BTC 的「交易者保護基金」,並公佈其透明地址,接受社群隨時查驗。我們並未設立「國別門檻」──凡是在我們平台交易過、且符合保護觸發條件的用戶,均可申請賠償。
在此之後,我們持續推進合規化進程,在歐美、拉美、東南亞等地區積極佈局,既爭取制度通道,也尊重用戶資產的完整性。
我們並非自詡為「最安全」的平台,但我們始終相信:
⟶ 風險不可避免,但制度可以有溫度。
⟶ 災難之後最重要的不是分責,而是兌現。
FTX的破產清算即將進入最後階段,但它帶來的警示也十分明確:平台對你的承諾,必須在「它出問題時」依然有效,才是真的承諾。
當我們今天談論賠付、責任與使用者命運,其實也在問自己一個更深的問題:在你把資產交給一個平台時,你獲得的到底是「服務」,還是「信任」?是在投機一個熱潮,還是參與一個制度?
這不是關於你在哪個國家,不是關於你炒不炒幣,而是關於你選擇了一個怎樣的服務平台。
下次當你打開交易所下單前,不妨多問一句:如果哪天出事了,這個平台會負責到什麼程度?賠付,是表態,還是結果?
這一次,有人站在製度之外,有人正在製度之中。你,站在哪一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觀點。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