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OKX
他是 OKX 的頭部節點「天晴」。
也曾是 KTV 服務生、在工廠打過螺絲,跨越無數行業靠體力賺錢走南闖北。
2021 年疫情期間,一個馬斯克喊單狗狗幣的視頻,成了他誤打誤撞進入幣圈的起點。
他用打工攢下的 20 萬買下以太坊礦機,一頭栽進這個看似遍地黃金的世界。
現實卻遠比想像更殘酷:交易所跑路、合約爆倉、山寨幣暴跌…
一場場挫敗接踵而至,但他始終熬住,從未離場。
五年時間,他靠在 OKX 穩定的節點運作與理性的交易體系,
一步步從草根蛻變為年入百萬的頭部操盤者。
他不是一夜致富的神話,而是幣圈最真實的那一類人:
慢,但堅定;不炫光,但穿透黑暗。
本期由 OKX 的 Mia 對話頭節點「天晴」,帶你深入了解這位逆襲者的真實成長之路~
Mia:今天請到了一位非常特別的嘉賓,他是我們 OKX 的頭部節點「天晴老師」。 「天晴老師」你和幣圈的故事,從哪裡開始?
天晴:別看我現在一年能賺大幾百萬,手上也有 A8 的存款,說實話,我其實就是個特別普通的人。我是 1994 年出生的,國中都沒念完,十四五歲就一個人出來打工了。最開始是在工廠打螺絲,那種流水線的活兒,其實就跟現在跑滴滴、送外賣差不多,靠體力賺錢。後來又做過建築工地,也進過 KTV 這些娛樂產業,但說實話,都賺不到什麼錢,幹著也看不到希望。那段時間我就在想,為什麼有些人能賺錢,有些人一輩子都在底層打轉?我開始去關註一些賺錢的人,想辦法脫離原來的生活。我記得那會兒是 2021 年,疫情還沒結束,實體產業根本沒辦法幹,我天天刷今日頭條、抖音,刷到馬斯克喊單狗狗幣,說漲了幾萬倍。我就開始動念頭,想著是不是可以試試看。也就是那個時候,誤打誤撞進幣圈了。
我的啟動資金就是 20 萬左右,那是我打工存下來的錢,用來買以太坊礦機。一開始就是靠挖礦起步的。當時是一邊上班,一邊挖礦,家裡放了幾台礦機。冬天家裡都不冷,夏天熱得要命,因為功率特別大。我最多的時候搞了八台顯示卡機,每台裝十二張顯示卡,加起來就是九十六個顯示卡。現在想想也挺折騰的,但我覺得為了賺錢都是值得的。
直到現在,我還一直在老家生活,也談不上什麼揮霍,更不是當地什麼富翁,過的還是跟以前差不多,只是現在希望能把身邊的人照顧得好一點。
Mia:你是怎麼從打螺絲,轉到娛樂產業,然後又搞市政工程的?
天晴:剛開始出來沒什麼錢,打螺絲那會兒其實挺勵志的。我打得比別人好,付出的比別人多,很快就能升到組長或流水線負責人的位置,他們叫「拉長」。基本上兩個月以內,我就能升到這種崗位。打螺絲是重複性的活,想升職就得比別人做得更好。
Mia:你從大廠打螺絲升到組長之後,為什麼又想跳出來?
天晴:我其實換很多產業,很多地方都有我打螺絲的足跡。有人會覺得,這樣的過程是不是特別顛沛流離失所,想要放棄?我那時候根本沒路可退。處於低谷的時候,除了往上走,沒有別的路。那時候不像現在的年輕人,有更多選擇。那時候我想,不管怎麼走都會越來越好。就算繼續當組長,做到主管,那也是往上走。但我也覺得網路會帶來更多機會,於是想試試看能不能做一些網路相關的事情。那幾年微商特別火,我也嘗試做了一些,也賺了一些錢。
我第一輛車是 2015 年買的福斯桑塔納。那時候有車的人不多,尤其在我們這種小地方,開車回家挺威風的。現在看來,那車跟廢鐵差不多了,時代在進步嘛。現在我開的是凱迪拉克我五年前買的,那會還沒進入幣圈。雖然後來賺了錢,但我沒換車,因為車子對我來說只是工具。幣圈不需要靠這些去包裝自己,只要你有本質,無論開什麼車,甚至沒車,照樣能賺錢。我認識的許多 A8、A9 的大佬也不在意這些,開的也就是二三十萬的車。
Mia:你從網路出來之後又做了什麼?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段經驗?
天晴:有啊。我跟我最初那兩個團隊兄弟的經驗印象特別深刻。最開始我們三個都很窮,是進幣圈之後認識的。那時候他們兩個剛被交易所裁員,沒有工作。其中一個為了愛情來找女朋友,連租房子都沒錢;另一個剛生了小孩,要還房貸車貸。我那會兒也剛入圈,也背著房貸車貸。我們三個合租了一個月租 900 塊的小房子,一起住,也一起辦公。
他用的是大學時候的筆記型電腦,房間的燈光很暗,我現在都覺得虧欠他。他本來沒有近視,後來因為燈光太差、看不清螢幕,視力變成了五、六百度。那時候我們仨就這麼一起熬過來的。現在他們都賺到錢了,不欠債了,日子也過得體面,還一直跟我一起做。我朋友圈還發過我們三個人的合照,每年拍一張,不穿上衣的那種,三個大男人赤裸著上身抱在一起,記錄我們的第三年、第四年……這是一種很深的兄弟情。我們一起從最底層慢慢往上走。不管未來能走多遠,起碼我們一直齊心協力,每個人都盡力賺錢,為了團隊變得更好。
Mia:他們之前是做什麼的?
天晴: 一個是在那種遊戲公司當客服,那時候他也沒有錢,後來還打過電話銷售,一天能打 1000 通電話。另一個以前是外送的。
Mia:那他們現在的身家也跟你差不多了嗎?
天晴:沒我多,但也就差幾百萬。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改變命運了。
Mia:那你覺得你們三個有哪些共同特質,能一直扶持著往上走?
天晴:就是「窮」,還有「患難的經歷」。人落難的經歷,其實是一種財富。很多人也經歷過苦難,但沒有把它轉化成動力。而我們,是把苦難轉化為成長的養分。
幸福不會讓人成長,但苦難一定會。有了這些經驗之後,你走的每一步都會更小心,會想得更多,會考慮事情的後果和演變,然後推動事情往好的方向走。只要這樣去做,是一定會有結果的。
Mia:那你從小地方走到現在,也算是逆襲成首富了吧?
天晴:如果說在村裡或鎮上,算是比較有錢的了。但我現在還在努力,不知道最後結果怎樣,所以我生活沒太大改變。只是家裡人的負擔小了很多,不會再為衣食住行煩惱。
你花了多久?怎麼賺到的?
天晴:我賺到第一個 100 萬,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但過程其實挺曲折的。那時候我剛入圈不久,一開始是在 A 網(AOFEX 平台)做代理。因為我以前在貼吧混得比較熟,手上累積了一些資源。那時候剛好有很多人對幣圈有興趣,想炒幣,我們就順勢手下載連結、新手教學發給他們,教他們怎麼註冊、怎麼操作。最早是無意間分享了幾個邀請碼,後來開始返手續費了,我就想著,能不能靠這個來維持交易——畢竟當時自己交易也不太順利。所以代理的返傭成了我主要的現金流來源。
剛開始還蠻順的,確實也在 A 網路上賺到了一些錢。結果沒想到,平台後來跑路了。我不只整個使用者體係也全沒了,自己的資金沒來得及變現也全沒了。因為除了生活費、以及支付寶裡剩下的幾萬塊錢,我把其他所有的錢都壓在那個平台上了。但真正讓我崩潰的,不只是錢沒了,更是對這個產業的信心也隨之崩塌。我開始反思:我把使用者介紹進來,結果平台做出這種事,我是不是也在做不好的事。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是 2021 年 12 月 10 號還是 14 號的晚上,我就一個在家裡的沙發上人直愣愣地坐了 2 個多小時,但生活還得繼續。
後來我意識到,小交易所賺不了長久的錢,風險非常大。雖然看起來可以賺快錢,但實際上賺得併不快。後來我聽別人說 OKX 很穩定,不會有那樣的跑路風險。於是從 2021 年 11 月、12 月開始,我就正式轉到 OKX 了。其實我還在 A 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用 OKX 了。那時候我在 A 網上賺了錢,有時需要出金,我會把錢轉到 OKX。
我在 OKX 了已經做了四年多,如果能撐十年,把每年利潤平均下來,收益遠比小交易所穩定。小交易所雖然有高返傭,但用戶不會把資產長時間放在那裡。用戶跟你關係好時,會充點錢來交易;一旦關係不好,就不會再用那個交易所了。 OKX 就不同,用戶會把幣圈所有的錢都放在這裡,不管是買現貨、合約,還是理財和策略,所有資產都會集中在這個帳戶裡。就算他們去別的平台玩,也只是從這個帳戶裡抽出一部分資金,賺了虧了,最後錢還是會提回到 OKX。所以我覺得,只有做這種安全的交易所,才是趨勢,這份工作才能做很多年。不能去做那種「今天吃飽了,明天不知道有沒有飯吃」的小交易所,一覺醒來 APP 可能就打不開了,這種沒辦法持續。後來,我就靜下心來,慢慢地做 OKX 了。最後也賺到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
Mia:你那時候會不會覺得業界所有交易所都差不多,從而徹底失去信任?
天晴:也沒有,我覺得我看待這些事物還是比較樂觀的。這個世界總有壞人,但不可能全是壞人。那會兒 OKX 已經運作很多年了。我覺得 OKX 很穩,在我心裡,「穩」、「長久」才是最重要的,短期賺錢,沒有那麼重要。
Mia:你是怎麼一步一步成為 OKX 頭節點?
天晴:就是一個一個地、不停地去做。我的觀念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不光是在好的時候要堅持,在壞的時候更要堅持。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只要你能把那些浮躁的人熬走,最後留下來的,就是像我們這樣願意踏實幹活的人。浮躁的人早晚是要離開的,因為熊市的時候,他們沒信心了;牛市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賺夠了,就開始飄了,最後也會走。但我不是那樣的人。不管牛市還是熊市,我都一樣,一直在做、堅持做。
Mia:你做節點的「轉換」秘訣是什麼?
天晴:我會引導他們去做交易,但也不是那種特別頻繁的引導。但因為大家對這個行業的理解不一樣,我喊他們買,他們很多人都不敢跟他們。大部分人看到行情跌了,就還在等更低。像我 2 萬買比特幣的時候,他們在說「等 8000”,甚至反過來勸我別抄。他們說:「你別抄啊,這明顯還要跌,這你也敢上?」。其實,我 2 萬買的比特幣後來也賣飛了,但現在我還留著一個做紀念。
Mia:你的節點收入和交易收入,哪一個佔比較大?
天晴:那當然是節點的穩定收入佔比是更大,給我足夠的現金流。
Mia:身為頭部節點,你的社群成員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是怎麼進入這個圈子的?
天晴:其實,底層使用者更多。當然有錢人也有,但佔比相對較少。大部分人進來這個行業就是想賺錢,但他們仍有許多誤解。例如,我們應該把交易所在內的各種平台,當成資產成長的工具來看。因為它們本身就是為了滿足不同需求、不同使用者畫像,去幫助大家實現資產增值的。很多人卻把交易所定義為一個博弈的地方,或是像打牌一樣的遊戲,沒事就進來「玩一把」。這樣搞,是很難賺到錢的,也很難實現資產成長的。
其實我自己的資產成長得也不算快,這麼多年了,也就成長了幾倍而已。但我是走得比較穩的那一類,我的資產基本上沒有回撤超過 10% 的。就不像網友愛看的那種一晚百倍、千倍的故事,我其實跟他們是完全相反的路。我是在不確定性中,去尋找相對的確定性。我走的是這樣的路,因為我受不了那種大起大落的節奏。今天晚上三點還有錢,明天早上五點就沒了,我受不了這種。
那我群組裡的用戶,他們有送外賣的、有自由職業者的、有工廠的,有互聯網的、當然也有一些年輕人等等。他們想證明自己,賺錢的慾望也比較強烈。
天晴:當然。其實在這個行業裡,我感情最深的是以太坊。我名字裡就帶著「ETH」這三個字,其實也是在變相給以太坊打廣告了,我是「E 衛兵」。我記得最清楚的,2022 年以太坊跌到 800U 多的時候,我正在直播,直播間裡親眼看著它一路跌到 800U,人一下就愣住了,直播間的觀眾都在問:「主播怎麼不說話了?你怎麼不說話了?」那時候我買的以太坊套在 1500U 多,已經快腰斬斬了。那會兒大部分人都沒信心了,但我還是想著──得熬著,得熬住。
最後也確實撐過來了。沒多久,以太幣就反彈到 2000 了。因為我最開始進來就是靠挖以太坊入圈的,所以感情很深。那時候我還有個老師,是以前做期貨的,他教我們做合約。他特別強調「勢」,告訴我們:不要看價格,要看勢。因為漲跌你是猜不準的,你只能判斷這波勢頭什麼時候結束,或是這波勢頭什麼時候起來。我們就是這樣做交易的。我感覺這比光靠猜價格可靠多了。
Mia:你學習交易是主要透過這位期貨老師嗎?還有什麼是自己學習的方法?
天晴:我自己學的東西太多了,網路上能搜到的各種流派,基本上我都學過。但我覺得最有用的,還是大周期的思路,大道至簡嘛。趨勢這個東西,其實週期越短就越難預測,因為中間的變數實在太多了。就比如說,我們去猜 10 分鐘之後的價格能到哪個點,其實是猜不準的。但如果我們去看一個長遠的趨勢,例如比特幣、以太坊這種優質資產,它們長期來看,趨勢就是往上的。當然它們短期內可能會有很多波動,但長期趨勢反是容易判斷的。所以我一直覺得「慢就是快」,慢是有效的積累,快不一定是有效的積累。我會用大部分資金做現貨、策略,但也會玩合約。
Mia:你在網路上看到那些「一夜致富」的交易員的故事會羨慕?
天晴:別說網路上了,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例如我有個用戶,充了 10 萬塊,半個月賺了 1,100 萬。去年以太幣現貨 ETF 通過時,一波漲了大約 30%,他趁著浮盈不斷加倉,賺到了這筆錢。在此之前,我和他在線上聊得挺多,但線下還沒見過面。後來他賺到錢後,我專門飛去他的城市找他,跟他說:「你得轉型了,不能一直這樣滾動加倉。」『
在我看來,1,100 萬和 2,300 萬的生活差別其實不大,可能就是車好一點,房大一點。但如果 1,100 萬虧光了,生活品質的下降就非常明顯了。下降這麼多,提升卻只有那麼一點點。我建議他別繼續這麼做,但他還是堅持繼續。還好他最後守住了兩三百萬,賺了一些,但大部分都吐出去了。其實他還是沒守住自己的本心,因為這筆錢來得太快了,沒把它當錢看,只當成一串數字,感受不到它的價值。
Mia:你大概多久做一次交易呢?
天晴:這個不固定。像牛市行情的時候,我會兩三天做一次交易;行情慘淡的時候,我就不做手動交易了,而是開現貨網格。我經常發布 OKX 的現貨網格,例如我從以太坊 1800 開始建倉,一直在跑,到現在已經全部賣出了。這個現貨網格是持續運作的,可以捕捉小波動帶來的利潤。小波動靠手動是很難抓住的,說穿了就是它能 24 小時幫你賺錢。我計算了一下,以太坊的現貨網格,一年大概有 30% 到 50% 的收益率,但有些人可能看不上,他們覺得牛市直接拿著 ETH,收益率可能更高。但網格本來就需要和現貨搭配來做,優點在於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不像現貨套牢以後你動不了,割肉之後漲上去了再買回來,反而導致你手上的現貨越來越少。而網格在區間震盪中,能夠把微小利潤都捕捉到。
Mia:你靠現貨網格大概賺了多少錢?
天晴:一、兩百萬是有的。而且使用 OKX 的現貨網格策略,基本上不用管它,它會自動運作。只要你相信幣種不會歸零,價格處於低位,就可以開啟這個策略。
Mia:除了網格,還有沒有其他穩健型的工具?
天晴:賺幣類產品也不錯,我以前一直存簡單賺幣,還有一些長線趨勢擔保產品。但我覺得最穩的還是現貨格。它跌了會自動買入,幫你把均價拉低;漲了會自動賣出,該拿的利潤就拿到了。雖然收益沒有現貨交易那麼暴利,但幣圈 70% 乃至更多的時間其實都是震盪行情。我們要抓住的正是這部分震盪中的利潤。我覺得網格策略特別適合想抄底但又覺得目前價格還不適合的人。
此外,還可以選擇趨勢交易或策略性賺幣產品,這類產品的收益往往超過傳統金融產品。例如行情平穩時,年化收益能維持在 2%-3%,而一旦行情活躍,年化收益甚至可躍升至 30%-40%。很多人誤以為幣圈風險極高,但其實包括天天老師和社區的朋友們都親身驗證過,幣圈中確實存在許多穩健且能夠保住本金的交易方法。
Mia:你平常現貨和格子怎麼配比?
天晴:6:4,現貨 6 成,現貨格 4 成。
60 天看到你說10 天。萬。在現在就業環境這麼差的情況下,你覺得年輕人現在進入 Web3,還有機會賺 100 萬嗎?
天晴:當然有機會。大家只看到我 60 天賺 100 萬,其實這是我做了五年之後的結果,我前面四年都在為這 60 天做鋪墊,他們是沒有這個過程的。如果他們一進來,就想著 60 天賺 100 萬,甚至想一晚就賺到。但其實,你沒有付出那麼多、沒有沉澱那麼多,卻想拿到別人的結果,這是不合邏輯的。
Mia:例如你社群裡有新成員進來,你一般會怎麼建議他在這個圈子裡慢慢變富?
天晴:其實我覺得交易就是修心。很多大佬都說過這句話,以前也覺得蠻裝的,現在卻深深認同。你不賺錢的時候,別人跟你說這種話,你一定不想聽。你想知道的是,怎麼立刻賺錢。但我自己過了那個階段之後,我明白了,沒有那種又能立刻賺錢、又沒有風險的方法。這個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好事兒。
所以我會建議新來的朋友,包括我的粉絲,或是我群組裡的群友,要先沉澱一下自己,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走哪條路。我在直播裡也常講一句話,叫「謀定而後動」──你先想好自己要做什麼,再去想這個事怎麼做,一步一步把它拆開。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守得住自己的本心,別看別人賺錢了就眼紅。你只看到別人賺錢了,但他們背後經歷了什麼,你是看不到的。很多大神是一夜之間所有人都知道他了,但他前幾年做了什麼,很少人去了解。
Mia:你覺得現在 Web3 能夠賺錢的機會還有哪些呢?
天晴:我覺得最穩定的賺錢機會就是等週期。例如現在價格高了,是不是可以低倍長線看空?或者價格到底了,是不是可以再長線做起來?其實很多人就是這樣靠幾波行情做起來的,我也是一樣。例如 800U、1500U、2100U 的以太坊我都買了,也喊我的粉絲買,但他們在我喊的時候都不看好。現在我的以太坊現貨已經賣掉了一大部分了,他們又說我是個蠢貨,說現在漲得這麼厲害,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賣?但跌的時候,他們又說我傻,說這種時候怎麼還敢買?但最後還是要以事實和結果說話。那些我喊單卻說我傻的人,基本上都已經不在幣圈了。他們的心氣兒被打沒了,可能資產已經不足以再支持他們繼續嘗試了。所以我一直覺得:還是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能情緒化交易。
你偶爾情緒化交易一次可以,但天天情緒化交易,一定活不長。我們人做一個決策,應該少做,而不是多做。我們要收集足夠的信息,例如 A、B、C、D、E 五個線索,讓它們共同促成一個決策,這個決策才是有品質的。例如,這五個線索讓我決定在這裡買入,然後漲上去了;等再有新的線索出現,我在另一個位置賣出,這樣的決策就是相對好的。但有些人一天做 20 個決策、20 筆買賣,每一個都沒有理論支撐,這種決策品質能高嗎?到最後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開什麼單。
Mia:除了交易,新人還有哪些參與方式?
天晴:當然有,例如擼毛任務。我自己不太擅長,但我群組裡有些兄弟沒錢了,就去做些擼毛任務賺點錢,再回來交易。他們在這裡賺一點、那裡賺一點,最後還是回到交易裡。對於新進場的朋友來說,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慢慢嘗試交易所的各種產品,理解每個功能適合什麼場景。很多人看到別人賺錢,或是某個幣漲了好幾倍,腦子一熱就註冊帳號全倉儲值,結果不是虧了,就是覺得自己被騙了。但其實他們做這些決策時沒有任何理論支撐,決策品質自然很差,大機率會被埋掉。
Mia:你剛剛提到你靠做代理賺的錢甚至比交易還多,那你會建議新人也去做代理嗎?
天晴:如果你有資源,當然推薦你去做代理。我覺得我加入 OKX 之後一切都挺順利,遇到的坎坷基本上都不是在 OKX 這邊發生的。這也是我們今天能坐在一起的原因,我挺喜歡 OKX 這個交易所。
Mia:你和兄弟們是靠做 OKX 的節點起家,現在也有了不錯的財富,那新人還有機會透過節點實現財富自由嗎?
天晴:當然有。我認識很多同行都靠這個行業賺大錢。如果你手上有資源,可以去發展。 Web3 是趨勢,很多 Web2 產業都是信仰產業。你有資源,就應該把握機會把使用者帶到 Web3 來。紅利期可能還有幾年,手上有資源的朋友一定要把握。
Mia:那你現在有沒有一些做節點的方法,可以幫助使用者跟你一起賺錢?
天晴:我一直希望使用者能跟我一起賺錢,但有些人不聽,因為他們想賺快錢。這注定要承擔更大風險,但他們沒經驗,無法抵抗這種風險。我會告訴他們不同市場週期該做什麼事,例如下行週期、上行週期、橫盤週期分別該怎麼做。但教了他們,他們也不一定願意聽。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的表達方式不對?所以也在嘗試用直播、持續輸出內容讓他們更相信,慢慢也會喜歡穩健的資產成長方式。
Mia:你怎麼看接下來生態的發展?會更平台化還是更自由?
天晴:Web3 以後會越來越正規化。這幾年傳統菁英進來的越來越多,包括機構、高淨值人群、高認知、高學歷的人。草根逆襲的故事以後會越來越少。在 2021 年牛市之前,這些人是不屑的幣圈。現在是主動想進來,甚至持觀望態度。比特幣漲到 12 萬,是漲服了所有人。所有理由在漲面前都無效。幣圈一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正規化、機構化。所以要趁早進來。
Mia:你最早跟你一起進入這個行業的社群成員現在還跟著你嗎?
天晴:有。但也有很多人中途退出了。留下來的那批人,現實中也很厲害,也能穩定獲利。但穩定獲利的前提是:不要把得失看太重。得失看得太重,反而做不好。找到自己和市場的節奏平衡點,一步一步踩穩,就能在幣圈活下去。
Mia:那你之前經歷過比較坎坷的階段嗎?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天晴:有很多坎坷的經歷,比如交易所跑路、合約爆倉、山寨被套等等,比如我靠以太坊和比特幣賺了很多錢,但在山寨幣上賠了四五百萬。不過我接受了這個現實,不再指望山寨幣回本,而是加倉了 BTC 和 ETH。結果這兩個沒讓我失望,把之前在其他幣上的虧損都拉回來了。
虧損確實很難受,每天打開帳戶看到少了好幾位數,但最關鍵的是「熬住」,你得苟住。只要活下來就有機會。我認識好幾個 A9 等級的大佬,慘的時候也住 15 平的房子、拿 5U 在玩。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熬住了。行情不好就別亂動,行情好才是該多動手的時候。很多人把順序搞反了,行情不順還一直加動作,反而把自己搞崩了。
Mia:你有沒有什麼話,想對過去的自己說?
天晴:我想說,每一份苦都不會白受。苦難是成長的養分。你能吃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氣。如果你用樂觀心態看待事物,它就是樂觀的;悲觀看待世界,就注定乾不成事。
Mia:那你有沒有什麼話想對螢幕前的粉絲說?
天晴:不要急,不要急,不要急。如果你能在幣圈活十年,也能發大財。
Mia:太好了,這句話我們記住了。今天的訪談就到這裡。今天能深切感受到天晴老師的真誠,介紹了他一路走來的經歷。當我問他苦難經歷時,他說他已經忘了過去那些苦難,真的很樂觀。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堅持做對的事,從草根逆襲到現在。
天晴:人要找到正回饋,不能在負回饋環境中盲目堅持,那是傻堅持。要找到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不斷研究優化,才能走得更遠。有的人說堅持就是傻堅持。那你現在在打螺絲,你堅持是因為你打得比別人好嗎?你有上昇路徑嗎?如果有,那就是你的路。但如果你做了一年都不順,優化也沒結果,那就別堅持了。這不是你的天賦所在。
本文僅供參考。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 OKX 立場。本文無意提供 (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 (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位資產的要約或招攬; (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我們不保證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數位資產(包括穩定幣和 NFTs)涉及高風險,可能會大幅波動。您應該根據您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位資產是否適合您。有關您的具體情況,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投資專業人士。請您自行負責了解並遵守當地有關適用的法律和法規。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觀點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