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機構建倉潮下的 BNB,散戶可以怎麼玩? 》
原文作者: @viee7227,Biteye 核心貢獻者
近期,BNB 經歷了一輪令人矚目的結構性行情。在七月到達 ATH 之後,今日再次突破 ATH 865.68 美元。伴隨著多家美股上市公司大舉購入 BNB 作為資產儲備,以及 ETF 申請等利好,市場曾經視為「交易平台幣」+「公鏈生態代幣」的 BNB,如今正向「機構儲備資產」進化拓展。
這波行情背後可能並非一時炒作熱度,而是 BNB 價值的重估與定位轉變。本文將深入剖析 BNB「機構化」路徑,以及散戶可參與的多種機會。
過去兩個月,圍繞 BNB 發生了三件大事:
· 多家美股投資公司將投資一檔美股投資CEA Industries 在 Yzi Labs 的支持下計劃募集 5 億美元(最高可擴至 12 億美元)用於打造最大規模的 BNB 儲備;Liminatus Pharma 擬投入高達 5 億美元長期投資 BNB;Windtree Therapeutics 批准高達 7 億美元資金用於收購 BNB;Nano Labs 計劃已投入 10 億美元的流通量已被持有 10% 12.8 萬枚 BNB。這一系列舉措標誌著 BNB 正被一些機構視為類比比特幣的儲備資產。
· ETF 風口:5 月初,知名資管公司 VanEck 正式向美國 SEC 遞交了 BNB ETF 的申請文件,包含質押等額外收益。如果通過,BNB 預計繼比特幣、以太坊之後,成為下一輪加密 ETF 競爭的焦點。
· BNB 價格突破歷史新高:受上述利多共振,BNB 持續走強,並在 8 月 14 日攀升至 865.68 美元的歷史高位。下圖顯示,自 7 月中旬起 BNB 持倉加權資金費率持續由負回正抬升,7/23—8/14 間多次沖至約 0.015%–0.03%/8h,與價格同步走高;回落階段未長期轉負,說明多頭推升,現貨和槓桿共同推升能上漲。
來源: Coinglass
以上事件映射出了 BNB 的機構化轉變,從過往主要依賴 Binance 生態配置的內部價值支撐機構,配置到新階段的傳統被擴展到新階段。當「華爾街式」買盤湧入,BNB 的價值中樞就有了結構性抬升的動力,有了更長遠和穩定的需求來源。對散戶來說,此時需要重新審視 BNB 的長期潛力,從多種途徑共享 BNB 上漲紅利。
對散戶來說,在鏈上積極參與 BNB 生態,是獲得價值增量的重要途徑,可以透過 DeFi、RWA、Meme 等多種方式參與 BNBin 的紅利。
DeFi:BNB Chain 目前頭部的 DEX 和借貸協議 TVL 已躋身行業前列。例如龍頭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PancakeSwap(V3)TVL 約 20 億美元,提供各類幣對的流動性池收益;老牌借貸協議 Venus 支持 BNB 等主流資產的借貸;Lista DAO TVL 也達 10 億美元規模。散戶可依據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 DeFi 策略(如下圖)。
RWA:BNB Chain 正迅速成為 RWA 上鍊的新興平台。 Ondo Finance 在 7 月宣布將其超過 100 種美國股票和 ETF 的代幣化產品引入 BNB Chain,使全球用戶可 24/7 不間斷交易部分美股資產。同時,Kraken 和資管公司 Backed 推出的 xStocks 計劃,也將在 BNB Chain 部署,支援 60+只美國股票和 ETF 交易。穩定幣方面,此前川普家族公司 WLFI 選擇在 BNB Chain 首發合規穩定幣 USD1,現已融入 BNB 鏈 DeFi 體系,開設了 USD1 流動性池。散戶可以更方便地在 BNB Chain 投資美股、美債等,實現資產多元化配置。
Meme:年初,BNB Chain 上誕生了不少現象級的 Meme 代幣,市場熱度空前。如果對炒 Meme 幣感興趣,可以在 BNB 鏈首個 Meme 公平發行平台 Four.meme 上掃鏈,關注新部署的代幣。當然,要謹記 Meme 行情瞬息萬變,目前熱度大幅下降,最好等熱度回升再投入。從市場機會角度來看,Meme 熱度能為 BNB 鏈帶來可觀的交易量和新增用戶,也進一步推高 BNB 的需求,從側面利好 BNB 持有者。
整體而言,BNB Chain 生態正處於流量與價值湧入的上升期。對散戶來說,這也意味著鏈上機會逐漸爆發,既可穩健地在藍籌 DeFi 專案中賺取收益,也可嘗試 RWA 玩法甚至發掘黑馬 Meme。 BNB 作為 BNB Chain 的核心價值承載,鏈上繁榮最終都會轉化為 BNB 的價值支撐。因此,透過深入參與 BNB Chain 生態,其實也是在和 BNB 共同成長。
簡單來說,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大舉購入 BNB 或將 BNB 納入財務策略時,這些股票的走勢開始高度相關於 BNB。當 BNB 飆升時,它們往往會出現同步或超比例上漲,反之亦然。因此,如果對 BNB 基本面有信心,可以考慮在行情啟動之前埋伏相關概念股票。例如 MicroStrategy 持續買入比特幣,散戶投資者買入 MicroStrategy 的股票,就等於間接押注比特幣走勢,MicroStrategy 的股價有時候甚至能超過同期比特幣漲幅。如今隨著 BNB 機構建倉潮興起,可望複製這類幣股共振效應。
前文已提到幾家計劃將 BNB 納入資產儲備的公司(如上圖),它們的股票與 BNB 高度關聯。那麼散戶該怎麼操作並進行風險控制呢?
· 掌握資訊節奏:密切關注上述公司關於 BNB 的公告發佈時間點。往往消息公佈瞬間股價已大漲,如果事後再追高風險加大。例如留意 SEC 文件、增發募資、購買完成等關鍵節點。在訊息之前低位佈局,訊息兌現時可選擇分批止盈。
· 關注 BNB 價格連動:這些股票已與 BNB 價格高度相關。例如 BNB 在 7 月底升破 800 美元時,CEA、Windtree 等日內跟漲,反之股票也會出現一定回落。因此可將 BNB 行情作為領先指標,若判斷 BNB 將開啟新一波漲勢,可相應增持相關股票等待共振。但要注意若 BNB 出現大幅波動,股票可能會出現更劇烈的雲霄飛車行情。
· 留意概念股與 Binance 關係:部分股票因為有 Binance 或 CZ 的參與,市場信心較足。因此,可以關注官方對這些公司有無進一步合作支持,例如是否提供託管、策略指導等。這些訊號都會增強市場對概念股持有 BNB 的信任,進而推高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機會具有雙重風險,既受加密市場波動影響,又受股票市場自身因素左右(如融資稀釋等)。建議大家小幅嘗試,嚴控部位,並及時追蹤基本面。
Binance 近年來推出了 Launchpad、Launchpool、Megadrop 等多種活動,而大部分參與方式都與 BNB 有關。其實,利用交易平台玩法相當於把 BNB 從一項單純的投資品,變成了一個獲取多元回報的工具,既能享受 BNB 本身升值,又能獲得額外收益。
下表總結了目前幾種 Binance 主流打新挖礦活動,幫助大家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賺錢途徑。
可以根據自身資金體量和時間投入選擇合適策略:
穩健持有型:如果資金較雄厚又不願花太多精力,可“B NB”B NB。即長期持有一定數量 BNB,並積極參與 Launchpool 以及不定期的 HODLer 空投活動。這種策略重在以幣生幣,收益來自於 BNB 升值和空投新幣雙重疊加。
積極參與型:如果資金不多但時間充沛、動手能力強,可以嘗試「Alpha 積分黨」路線,目標是達到空投/TGE、Pre-TGE、Booster 的積分門檻。完成任務後及時退出,鎖定收益。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策略一定要計算成本,避免因為交易手續費和滑點支出過高而得不償失。
除了上述主要活動,Binance 還為 BNB 持有者提供諸如 VIP 等級、手續費折扣、投票上幣、Binance Pay 返現等一系列權益。例如,在 Binance 現貨和期貨交易中,以 BNB 抵扣手續費可享折扣。此外,BNB 持有者還能參與 Binance Earn 的一些專屬理財產品,實現多種權益疊加。
無論參與何種玩法,絕大多數路徑最終都離不開持有 BNB。而持有 BNB 之所以被許多人看好,一個核心原因在於 BNB 通縮代幣經濟模型,這也是市值頭部代幣裡唯一通貨緊縮的代幣。截止 2025 年 7 月,累計已有約 6,000 多萬 BNB 被銷毀(佔初始供應 31% 左右),流通量從 2 億降至約 1.39 億枚。預計在未來幾年內 BNB 將達到 1 億枚的恆定供應目標。
來源:bnbburn.info、Binance 研究院
自動銷毀機制:BNB 最早的銷毀方式是基於第 102 年交易量 Binance NB季度起,引入了全新的自動銷毀演算法,根據 BNB 價格和 BNB Chain 鏈產生的區塊數動態調整。例如剛完成的第 32 次 BNB 季度銷毀中,共銷毀了 1,595,599.78 枚 BNB,以執行時價格計值約 10.24 億美元。
下圖為自動銷毀機制的公式,B 代表本季需要銷毀的 BNB 數量,N 代表本季度內 BNB Chain 出塊總數(數量由固定出塊時間決定),P 代表 BNB 的平均價格,K 為常數(硬分叉升級後目前設定為 25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當價格越高時,銷毀量就越少,反之則較多。這種機制的本質,是在市場低迷時加大通縮強度,透過減少流通來維持 BNB 的價值錨定;而在市場火熱時則自動降低銷毀強度,避免過度緊縮供給。
即時銷毀機制:除了季度集中銷毀外,BNB Chain 在 2021 年引入 BEP-95 協議,實現鏈上即時銷毀。每筆 BNB Chain 交易平台支付的 Gas 費中,有固定比例會被直接燒毀。當 BNB 越繁榮,BNB 就被銷毀得越多。長期來看,鏈上活躍度的成長也會推動交易量提升,進而觸發更多即時銷毀。
對散戶而言,BNB 的通貨緊縮意味著稀缺性提升。假設需求穩定或成長,供應減少將推高每枚代幣的內在價值。這類似於上市公司不斷回購股票,提高每股盈餘和淨資產,從而利好股價。值得注意的是,BNB 承諾是 1 億枚左右,不會無限減少以免影響網路運作安全。因此在接近 1 億枚時,需要注意是否調整政策,例如轉為維持恆定通膨率等。但至少在未來幾年內,通貨緊縮趨勢明確。
伴隨著機構入場,傳統金融機構也正在改變對 BNB 的價值重估。例如渣打銀行在今年 5 月報告中指出,預計 BNB 價格將在 2025 年底前翻倍,達到約 1,275 美元,預計在 2028 年底前進一步升至 2,775 美元左右。
來源:渣打銀行(僅供參考)
此外,BNB 在支付賽道的發展也將為其價值提供額外支撐點,
此外,BNB 在支付賽道的發展也將為其價值提供額外支撐點,進一步推動市場對其估值模型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對其估值模型的發展。 Binance 的支付應用程式 Binance Pay 已經在全球推廣,將 BNB 作為重要結算幣種之一。數據顯示,目前 Binance 支付已處理 3 億筆交易,總交易額達 2,300 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使用 BNB 進行交易。例如在法國裡維埃拉地區,Binance 與金融科技 Lyzi 合作,讓 80 多家當地商家支援加密付款,包括 BNB 在內的多種幣種。如果這一趨勢延續,BNB 的需求將不僅來自投資和交易,還來自真實的商業流通。
總的來說,站在 2025 年中這個時點,BNB 正處於價值重估的上升通道。機構建倉賦予了其「數位黃金儲備」的敘事,生態繁榮賦予了其「公鏈龍頭」的敘事,支付拓展賦予了其「實用貨幣」的敘事。多重敘事疊加,使 BNB 具備了進一步衝高市值的想像空間。同時也應保持理性,BNB 的長期價值終究取決於生態能否持續 Build,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創新和穩健運作。
從最初的平台幣,熱門公鏈代幣,成為如今傳統機構投資者配置的加密資產,BNB 的蛻變也折射出加密行業的成熟。在機構建倉的浪潮下,作為散戶可以透過鏈上深度參與、佈局相關概念股、參與交易平台活動以及持有 BNB 等多種途徑共享 BNB 的價值增長。正如口號“Build and Build”,BNB 的價值將由所有人共同參與和塑造。展望未來,在機構與散戶合力推動下,BNB 能否開啟新一輪創新黃金時代?一起拭目以待。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