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源:摩登時代(1936)
文 | Sleepy.txt
全球最大的線上支付基礎設施之一 Stripe Bridge 的穩定貨幣平台上擁有 3000 萬客戶端的加密貨幣代工推出原生穩定幣 MetaMask USD(mUSD)。
Bridge 負責從儲備金託管、合規審計到智慧合約部署的全套發行流程,而 MetaMask 則專注於前端產品介面與使用者體驗的打磨。
這個合作模式,正是當下穩定幣產業最具代表性的趨勢之一,越來越多的品牌方開始選擇將穩定幣的複雜發行流程外包給專業的「代工廠」,就像蘋果將 iPhone 的生產交給富士康一樣。
自 iPhone 誕生以來,富士康幾乎一直承擔著核心生產任務。到今天,全球約八成 iPhone 在中國完成組裝,其中超過七成出自富士康的工廠。鄭州富士康一度在旺季容納三十多萬名工人,被稱為「iPhone 城」。
蘋果與富士康的合作,並不是簡單的外包關係,而是現代製造業分工的典型案例。
蘋果將資源集中在使用者端,例如設計、系統體驗、品牌敘事與銷售管道。製造業對它來說並不構成差異化優勢,反而意味著龐大的資本支出與風險。因此,蘋果從未擁有過自己的工廠,而是選擇把生產交給專業夥伴。
富士康則在這些「非核心」環節上建立起核心能力,他們從零搭建生產線,管理原料採購、製程、庫存週轉和出貨節奏,不斷壓縮製造成本。在供應鏈穩定性、交付可靠性和產能彈性這三方面,它建立了一整套工業流程。對品牌客戶而言,這意味著零摩擦擴張的底層保障。
這種模式的邏輯是分工協作。蘋果不必承擔工廠和工人的固定負擔,也能避免在市場波動時背上製造風險;富士康則憑藉規模效應和多品牌產能利用率,在極低的單台利潤裡抽取總體利潤。品牌專注創意與消費觸達,代工廠承擔工業效率與成本管理,形成雙贏。
這並不僅僅改變了智慧型手機產業。自 2010 年代起,電腦、電視、家電甚至汽車逐漸走向代工模式。富士康、廣達、緯創、Jabil 等廠商,成為全球製造業結構重組的關鍵節點。製造被模組化、打包,成為可以規模經營、對外出售的能力。
十幾年後,這套邏輯開始移植到了一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領域:穩定幣。
表面上,發行一枚穩定幣只需要在鏈上鑄造。但要真正讓它運轉,背後牽涉的工作遠比外界想像的複雜。合規框架、銀行託管、智慧合約部署、安全審計、多鏈相容、帳戶系統存取、KYC 模組集成,完成這些環節,需要的是資金實力和工程能力的長期投入。
我們曾在《發一個穩定幣要多少錢? 》中詳細拆解過這個成本結構:一家發行機構若從零起步,初期投入往往在百萬級,且多為不可壓縮的剛性支出。上線後,每年營運成本甚至可能達到數千萬,涵蓋法律、審計、維運、帳戶安全和儲備管理等各個模組。
如今,一些公司開始把這些複雜流程打包成標準化服務,向銀行、支付機構和品牌方提供即插即用的解決方案。它們自己不一定出現在台前,但一筆穩定幣發行的背後,往往能看到它們的影子。
穩定幣的世界裡,也開始出現了富士康。
在過去,想要發行一枚穩定幣,幾乎意味著同時扮演三種角色: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和合規團隊。專案方需要與託管銀行談判,建構跨鏈合約系統,完成合規審計,甚至在不同司法轄區分別處理許可證問題。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這樣的門檻過高。
「代工廠」模式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謂「穩定幣代工廠」,指的是專門為其他企業提供穩定幣發行、管理和營運服務的機構。它們並不負責打造最終面向用戶的品牌,而是提供幕後所需的一整套基礎設施。
這些公司負責搭建從前端錢包、KYC 模組到後端智慧合約、託管和審計的一整套基礎設施。客戶只需要明確要發行哪種幣種、在哪些市場上線,其他環節都可以交給代工廠完成。 Paxos 在與 PayPal 合作發行 PYUSD 時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託管美元儲備、負責鏈上發行、完成合規對接,而 PayPal 只需要在產品介面裡展示「穩定幣」選項即可。
這種模式的核心價值體現在三個面向。
第一是降低成本。如果一家金融機構要自行從零搭建穩定幣系統,前期投入動輒上百萬美元。合規許可、技術研發、安全審計、銀行合作,每個環節都需要單獨投入。代工廠透過把流程標準化,可以將單一客戶的邊際成本壓縮到遠低於自建模式。
第二是縮短時間。傳統金融產品的上線週期往往以「年」為單位,而穩定幣專案若走完全自研路徑,很可能需要 12–18 個月才能落地。代工廠模式讓客戶可以在幾個月內推出產品。 Stably 的共同創辦人曾公開表示,他們的 API 接入模式可以讓一家企業在幾週時間內完成一枚白牌穩定幣的上線。
第三是轉移風險。穩定幣的最大挑戰並不在於技術,而是合規和儲備金管理。美國貨幣監理署(OCC)與紐約州金融服務署(NYDFS)對託管與儲備的監管要求極為嚴格。對於大多數希望試水的企業來說,承擔全部合規責任並不現實。 Paxos 之所以能拿下 PayPal 和 Nubank 等大客戶,正是因為它持有紐約州信託牌照,可以合法託管美元儲備,並承擔對監管的披露義務。
因此,穩定幣代工廠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產業的進入門檻。原本只有少數巨頭能夠承擔的高額前期投入,如今可以被分拆、打包,再賣給更多有需求的金融或支付機構。
Paxos:把流程做成產品,把合規做成生意
Paxos 的業務方向定得很早。它不強調品牌,也不追求市場佔有率,而是圍繞著一件事建構能力:把穩定幣發行這件事,變成別人可以選購的標準化流程。
故事的起點是紐約,2015 年,紐約州金融服務署(NYDFS)開放數位資產牌照,Paxos 成為首批持證的有限目的信託公司。那張牌照不只是像徵意義,它意味著 Paxos 可以託管客戶資金、經營區塊鏈網路、執行資產結算。這種資格,在美國沒有幾家公司能拿到。
2018 年,Paxos 推出 USDP 穩定幣,全部流程都放在監管視野之下:儲備金放在銀行,審計每月披露,鑄造和贖回機制寫入鏈上。這套做法沒太多人學,因為合規成本高,也跑不快。但它確實形成了一個清晰可控的結構,把一枚穩定幣的誕生流程拆成了可以標準化的幾個模組。
後來 Paxos 沒有重點推廣自己的幣,而是把這套模組打包成服務,提供給別人用。
最具代表性的客戶有兩個:幣安和 PayPal。
BUSD 是 Paxos 為幣安提供的穩定幣服務。幣安控製品牌和流量,Paxos 承擔發行、託管和合規責任。這種模式運作了幾年,直到 2023 年,NYDFS 以反洗錢審查不充分為由,要求 Paxos 停止新鑄造。這次事件之後,外界才開始注意到,BUSD 是 Paxos 在背後發行。
幾個月後,PayPal 推出 PYUSD,發行方依舊寫的是 Paxos Trust Company。 PayPal 有使用者、有網絡,但沒有監理資格,也不打算自己搭建。透過 Paxos,PYUSD 可以合法合規地上線,進入美國市場。這是 Paxos「代工」能力的一次最具代表性的展示。
它的這套模式也在海外複製。
Paxos 在新加坡拿下了金管局(MAS)頒發的主要支付機構牌照,並以此為基礎在發行了穩定幣 USDG。這是 Paxos 第一次在美國以外完成全流程。它也在阿布達比設立 Paxos International,專為境外業務,推出有收益的美元穩定幣 USDL,用的是本地許可,避開美國監管。
這種多法域結構的目的很直接:不同的客戶、不同的市場,需要的是不同的合規可落地的發行路徑。
Paxos 沒停止發行。 2024 年,它上線了穩定幣支付平台,開始承接企業收款和結算業務,也參與了 Global Dollar Network 的搭建,希望把不同品牌和系統裡的穩定幣連接起來,打通清算。它想提供一個更完整的後台基礎設施。
但越接近監管,就越容易被監管挑毛病。 NYDFS 就曾點名在 BUSD 計畫中反洗錢盡調不足。 Paxos 也因此被罰款,並需提交整改。這雖然不是致命打擊,卻顯示 Paxos 的路徑注定走不了輕量化,也沒有模糊的空間。它只能不斷把合規做厚,把邊界畫清。它把每一個監理要求、每一個安全環節,都變成產品流程的一部分。別人來用的時候,只要掛上品牌,就可以發行穩定幣。剩下的事 Paxos 接手。這是它的定位,也是一種技術與監管深度綁定的商業方式。
Bridge:Stripe 帶來的重量級代工廠
Bridge 的加入,讓穩定幣代工廠賽道第一次出現真正的巨頭。
它在 2025 年 2 月被 Stripe 收購,Stripe 是全球最大的線上支付基礎設施之一,每天處理數以億計的交易,為數百萬商家提供服務。合規、風控、全球化運營,這些 Stripe 已經跑通的路徑,如今通過 Bridge 被移植到鏈上。
Bridge 的定位很直接,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完整的穩定幣發行能力。它不是單純的技術外包,更像是把傳統支付產業的成熟環節模組化,封裝成標準化服務。儲備託管、合規審計、合約部署,這些都由 Bridge 打理,客戶只需調用接口,就能在前端產品中接入穩定幣功能。
MetaMask 的合作案例最能說明問題。作為全球最大的 Web3 錢包之一,它擁有超過三千萬用戶,但缺乏金融執照和儲備管理的資格。透過 Bridge,MetaMask 在幾個月內就能推出 mUSD,不用耗費數年時間去搭建合規和金融體系。
Bridge 選擇的商業模式,是平台化。它不是為單一客戶量身定制,而是要建立一個標準化發行平台。邏輯和 Stripe 在支付上的打法一致,透過 API 降低門檻,讓客戶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業務。當年無數電商和應用程式接入信用卡支付,如今企業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發行穩定幣。
Bridge 的優勢來自母公司。 Stripe 在全球已經建立起合規合作網絡,這為 Bridge 進入新市場提供了便利。同時,Stripe 自帶的商家網路也構成了天然的潛在客戶群。對於那些想要嘗試穩定幣業務、卻缺乏鏈上技術或金融資質的企業,Bridge 提供了一套現成的解決方案。
但限制也存在。作為傳統支付公司的子公司,Bridge 可能比加密原生企業更保守,迭代速度未必夠快。在加密社群裡,Stripe 的品牌影響力也遠不如在主流商業世界。
Bridge 的市場定位更偏向傳統金融和企業客戶。 MetaMask 的選擇說明了這一點,它需要的是一個可信賴的財務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供應商。
Bridge 的進入,意味著穩定幣代工廠業務正在被傳統金融關注。隨著更多類似背景的玩家加入,這條賽道的競爭會更激烈,但同時也推動產業走向成熟和標準化。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