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Wipeouts Threaten Korea Retail Army Chasing Riskiest Investments
原文作者:Sangmi Cha、Haram Lim,Bloomberg
原文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Luffy,Foresight News
1 Kim,只要看好一檔股票,就會全倉買進。
34 歲的 Tony Kim,在其 1.4 億韓元(約 9.85 萬美元)的投資組合中,從未同時持有兩隻股票。這位兩個孩子的父親說道,「包括我在內的韓國人,都很著迷那種多巴胺飆的感覺,彷彿刻在我們的基因裡。」
首爾的漢江
買家當心
韓國散戶的追漲勢頭,在各個市場都清晰可見。自去年唐納德・川普贏得美國大選、開啟第二任期以來,韓國本土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量飆升,一度達到韓國基準股指 Kospi 指數成交額的 80%;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也吸引了大量散戶資金。
投資人也瘋狂湧入槓桿與反向 ETF,這類產品透過衍生性商品,將收益(及虧損)放大 2 至 3 倍。由於韓國國內對這類產品設有模擬交易演練、高額保證金等嚴格規定,散戶紛紛轉向海外市場,如今已成為全球槓桿 ETF 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量與 Kospi 指數成交額對比
為家庭積蓄的風險隨著投資人湧向高收益、高風險資產,傳統金融工具逐漸失寵,銀行取得資金的管道被壓縮。今年 7 月後的六週內,韓國主要銀行就流失了近 40 兆韓元(約 281 億美元)存款。
「在韓國,投資常被當作賭博,而非長期規劃-幾乎像《魷魚遊戲》一樣殘酷。」首爾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崔在元表示,「一旦泡沫破裂,個人遭遇財富負衝擊,問題就會惡化:個人信貸出現危機、消費能力下降,最終影響整個國民經濟。」
「我們擔心,如果市場崩盤,會對散戶資產和整體經濟造成衝擊。」韓國證券期貨委員會常任委員李允秀說。
精神科醫師指出,高創投對個人的精神損耗正不斷加劇。 「沒有繼承財富,江南公寓(首爾富人區房產)就是奢望,」樸鍾錫說。他曾因投資虧損約 25 萬美元,如今開設了一家診所,專門治療投資成癮患者。 「在這個充滿焦慮的社會,即使知道有風險,人們還是會被高風險投資吸引。彷彿整個體系在推著他們往前走,讓他們陷入焦慮驅動的投資成癮循環。」
樸鍾錫
「一夜清零」
對部分人而言,投資崩盤的傷疤難以癒合。 35 歲的韓正勳曾經歷過「加密貨幣錢包餘額暴漲 30 倍至 66 億韓元」的狂喜,但 2022 年 Luna 崩盤讓這一切化為烏有。
TerraUSD 是韓國人 Do Kwon 推出的穩定幣項目,最後以失敗告終。今年 8 月,Do Kwon 對詐欺罪認罪,該項目崩盤在幾天內蒸發了約 400 億美元市值。
「我 66 億韓元的利潤一夜消失,最後只拿回了不到 600 萬韓元,」韓正勳說。
這場崩盤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雖然沒有完全放棄加密貨幣,但他已遠離高風險投資,轉而專注冥想,甚至開設了 YouTube 頻道,分享他喜歡的呼吸技巧。如今,他住在偏遠的濟州島,還會不定期去峇裡島進行冥想旅行。
韓正勳
即便如此,YouTube 等社群媒體上,仍充斥著大膽投資成功的案例。夫妻將全部積蓄投入比特幣、27 歲大學生靠著高頻交易月入數萬美元… 這些故事,正是吸引 Tony Kim 這類投資者的誘餌。
Tony Kim 目前全倉持有英偉達、特斯拉等公司股票。 「我靠槓桿賺過錢,那種輕鬆獲利的感覺讓我上癮。」他回憶起自己曾「一夜之間從 900 美元賺到 1.3 萬美元」,但短短三天就虧光了所有收益,「你會不停追逐那種暴富快感。」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