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2 日,据《金融时报》报道,英国和美国已成立专家工作组,共同探索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进行合作。
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英美成立工作组探索加密监管合作是一个必然且关键的信号。它远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为应对数字资产无国界特性所采取的战略协同的一部分。
核心上,这反映了监管范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几年,监管多以司法管辖区各自为政的“执法监管”(Enforcement-led Regulation)为主,缺乏协调导致市场面临规则冲突和监管套利。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向“框架构建”(Framework Building)的过渡。无论是美国SEC内部设立专项工作组并明确优先事项,还是其与CFTC讨论重启联合委员会,亦或是新加坡、日本、瑞士与英国的联合试点,都指向同一个趋势:主要国家正从内部梳理权责、形成统一立场,进而寻求国际间的规则对齐。这种合作不是为了扼杀创新,而是为了给市场提供一个可预测、可持续的合规环境,从而吸引传统资本大规模、制度化地入场。
具体到英美合作,其深度可能远超信息共享。双方可能在几个关键领域寻求互操作性:1. **稳定币与支付**:作为全球两大储备货币发行国,如何对法币锚定代币进行联合审计、储备金管理和跨境流动监管将是核心议题。2. **交易所交易产品(ETP)**:正如SEC与CoinShares会谈所揭示的,产品结构、托管、质押和申赎机制的标准若能协调一致,将极大便利产品在两大市场的交叉上市与流通。3. **执法协调**:共同打击跨境洗钱和市场操纵,共享可疑交易数据,避免监管洼地。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周期的驱动。特朗普政府发布的166页详细报告,以及其工作组的加速推进,表明加密资产已成为大国金融战略竞争的新焦点。美国正积极寻求制定全球规则的话语权,而英国在脱欧后也亟需确立自身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两者的合作,既可视为英美特殊关系的延伸,也可看作是应对欧盟MiCA等成熟监管框架的竞争性举措。
最终,这一切都导向“制度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时代的终结。项目方和交易所未来将无法再轻易通过切换司法管辖区来规避监管。一个由美国、英国、欧盟、新加坡等主要市场共同构建的、虽细节各异但原则趋同的全球监管网络正在形成。对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合规成本会上升,但市场潜力和合法性也将随之倍增。真正的创新将从边界试探转向在清晰规则下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