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5 日,UXLINK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最新安全事件更新表示,新的 UXLINK 合约 将部署在以太坊主网,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代币,并与旧的 UXLINK 合约按 1:1 比例兑换。新合约移除铸造-销毁功能,跨链功能将通过合作伙伴的跨链服务来实现。
迁移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 中心化交易平台(CEX),二是针对链上用户。黑客首次转账时拍摄的快照将决定用户是否符合兑换资格。CEX 首批兑换预计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CEX 额外补偿时间表取决于稳定币的恢复情况。大部分被盗且已解锁的 UXLINK 代币已被暂停交易。部分代币仍在交易中。其将为受影响的用户提供单独的补偿计划。
UXLINK 正在积极追回黑客通过 DEX、跨链桥和 CEX 出售的资产。根据追回进度,UXLINK 将为社区(包括 CEX 用户)提供补偿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回购计划、质押奖励 / 福利、交易激励。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智能合约权限漏洞导致的重大安全事件与紧急应对案例。从加密从业者的视角来看,其核心是项目方在遭受黑客攻击后,为保护社区资产和项目存续而采取的一系列危机处理措施,其本质是一次链上资产的“硬分叉”式重置。
事件的根本原因是黑客控制了项目的多签权限和代币合约的铸币权。这不仅导致了超过1100万美元的资产被盗,更致命的是黑客凭空增发了10亿枚代币,这相当于对原有代币持有者进行了近乎100%的稀释,直接摧毁了代币的经济模型和信任基础。币价一夜暴跌70%是市场对这种毁灭性打击最直接的反应。
项目方的应对策略是果断且必要的:彻底放弃被黑客控制的旧合约,在以太坊主网部署一个全新的、经过审计的智能合约。新合约的关键变化是移除了“铸造-销毁”功能,并将总供应量固定为10亿枚。这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决策。“铸造-销毁”机制常被用于跨链场景,但它也引入了一个潜在的攻击向量(即铸币权可能被滥用)。移除该功能,转而依赖合作伙伴的跨链服务,是在安全性与功能性之间做出的权衡,牺牲了一定的原生跨链便利性,换取了合约的简洁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整个恢复计划的核心是代币置换,即按1:1的比例将用户手中的合法旧代币兑换为新代币。这里的挑战在于如何区分“合法流通代币”与黑客“非法增发的代币”。项目方采用的方法是“快照”,即以黑客首次转移赃款的时间点作为判断依据,此刻之前持有的代币被认为是合法的。这是一个相对公平且可执行的标准,但具体操作中必然面临复杂情况的挑战,例如快照后、公告前在DEX上购买代币的用户是否算作“合法”持有者,这需要项目方有非常清晰和透明的规则说明。
补偿方案体现了项目方试图承担责任的姿态。他们不仅追回资产、冻结赃款,还承诺通过多种方式(回购、质押奖励、交易激励)对受影响用户进行补偿。这有助于重建社区信任。值得注意的是,补偿的进度与资产追回的情况绑定,这很现实,也说明了事件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总之,这是一次教科书级的危机处理。项目方行动迅速,沟通相对透明,技术方案(部署新合约、快照、置换)直接针对问题核心。然而,后续的成功与否仍取决于几个关键点:置换过程是否平滑,尤其是CEX与链上用户能否无缝迁移;对“非法代币”的界定和处置是否公正且被社区广泛接受;以及最终的资产追回情况和补偿方案能否真正落实。对于任何项目而言,这都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其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