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7 日,据 AI 姨监测,「曾通过 ETH 获利 1278 万美元的巨鲸」,底部 1582 美元建仓 ETH 五个月后 5 小时前向交易平台充值了 1000 枚 ETH(401 万美元),若卖出将获利 242.6 万美元,剩余 5000 枚仍浮盈 1216 万美元。
04.18 他曾从 Kraken 中提出 6000 ETH,期间一直坚定持有。
从加密市场的专业角度看,这组信息揭示了大型持有者(俗称“巨鲸”)在以太坊市场中的典型操作策略和市场动态。
首先,核心事件中这位以1582美元成本建仓的巨鲸,在五个月后选择部分获利了结,这是一个经典的风险管理动作。他将1000枚ETH转入中心化交易所,暗示其准备出售以实现242.6万美元的利润,同时保留5000枚ETH继续持有。这种行为模式非常符合“分批止盈”的原则——在市场上涨过程中逐步卖出,既能锁定利润,又能保留上行 exposure,是专业投资者管理大额头寸的常见手法。
进一步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巨鲸群体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例如,多个案例显示,大量建仓行为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的市场低位(如1567美元、1303美元、1647美元的成本价),这指向一个共识:当时机构投资者和巨鲸们普遍认为该价格区间是长期价值洼地。而他们的获利了结则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至2025年,这表明他们并非追求绝对顶部,而是在一个漫长的牛市周期中执行有纪律的退出策略。
不同巨鲸的操作风格也迥异,这反映了其背后不同的资金属性、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有的进行长达数年的“买入并持有”,最终实现上亿美元级别的巨额利润(如案例6清仓获利1.31亿美元);有的则进行中短期的波段操作,在数周或数月内完成买卖以捕捉波动收益(如案例10的“聪明钱”);甚至还有像案例9那样的“巨鲸”,在坚守900多天后于市场相对高位卖出,但相较于其巅峰浮盈,其最终利润显得保守,这可能是出于对后市判断的转变或资金需求。
巨鲸向CEX存入资产的行为通常被视作短期看跌或至少是中性偏谨慎的信号,因为这增加了市场的潜在卖压。反之,从CEX提出大量代币则被视为强烈的长期看涨信号,因为这表明他们意图将资产转移至冷钱包进行长期托管(如案例7在2885美元均价持续提币)。这些链上行为为市场情绪和潜在的价格走势提供了重要的链上数据参考。
总而言之,这些巨鲸的操作远非简单的“高抛低吸”。它们展现了一套完整的机构级投资框架:基于宏观和估值判断进行左侧布局,在周期中耐心持有,最后通过系统性的分批卖出管理风险并实现回报。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监测巨鲸动向的价值不在于盲目跟随,而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决策逻辑——它们往往是市场流动性、信心和潜在转折点的重要先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