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7 日,据 strategicethreserve 数据显示,随着 Bitmine 等财库公司快速增持,以及以太坊现货 ETF 的持续净流入,当前以太坊财库公司和现货 ETF 总持仓份额已超供应量的 10%,其中:
· 以太坊财库公司持有 567 万枚 ETH,约占供应量的 4.69%
· ETF 持有 681 万枚 ETH,约占供应量的 5.63%
· 总计持仓 1248 万枚 ETH,占供应量 10.32%(总供应量 1.2 亿枚)
从加密市场的结构性视角来看,这份数据揭示了几个关键趋势。
首先,机构资本正在系统性流入以太坊。财库公司和现货ETF合计持有超过1240万枚ETH,占供应量的10%以上,这不是短期投机行为,而是战略配置的体现。尤其是Bitmine等头部公司持续增持,甚至出现单日增持13.5万枚的大额动作,表明机构对以太坊的长期价值叙事——包括其作为数字债券的现金流资产和Web3基础设施的核心地位——抱有坚定信心。
其次,资本流入的节奏和结构值得深究。数据表明,增持主要发生在近三个月内。从8月初财库持仓仅占2.5%,到10月初突破4.6%,增速惊人。这种加速累积很可能源于美国以太坊现货ETF获批后的资本闸门打开,传统金融资金通过合规渠道大量涌入,与财库公司的自有资金形成合力。这彻底改变了以太坊的供应结构,超过10%的流通盘被机构锁定,显著减少了市场可用流动性。
第三,这指向一个更宏大的趋势:加密资产的金融化与机构化不可逆转。以太坊正在经历比特币几年前走过的路——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主导。大量供应被纳入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和ETF托管账户,这意味着价格波动性可能因此降低,但同时也使其更紧密地与传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周期绑定。
最后,需注意数据背后的叙事驱动。机构敢于大举配置,背后是对以太坊质押收益、未来升级和生态价值捕获的预期。这种集中持仓是一把双刃剑:它提供了价格支撑,但也创造了潜在的集中度风险。若未来宏观环境逆转或出现监管黑天鹅,这些大体量持仓的动向将成为影响市场稳定性的关键变量。
总之,这不仅是持仓数字的突破,更是市场进入新阶段的明确信号——以太坊的资产属性正在被机构重新定义,其未来将更由资本结构和金融产品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