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1 日,美股周五收盘,纳指大跌 3.5%,创 4 月 10 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大型科技股普跌,亚马逊 (AMZN.O)、特斯拉 (TSLA.O)、英伟达 (NVDA.O) 跌约 5%,苹果 (AAPL.O) 跌 3.45%。
从这些信息来看,纳斯达克指数以及大型科技股的连续大幅下挫,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市场信号。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性回调,其背后可能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宏观逻辑变化。
首先,科技股,尤其是“七巨头”这样的高估值成长股,对利率极其敏感。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如一季度GDP的意外萎缩,可能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但同时,这并未改变市场对利率维持高位甚至可能因其他因素(如财政政策)而进一步走高的预期。高利率环境会直接打压科技股的估值模型,因为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会降低。这构成了本轮下跌的核心宏观背景。
其次,相关文章中点出的“特朗普加税”政策是一个关键变量。虽然加税政策本身针对的是企业税,但其引发的市场恐慌和不确定性被急剧放大。科技巨头拥有庞大的海外业务和利润,税负的增加会直接侵蚀其盈利能力,这可能是导致4月初那轮史诗级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政策不确定性是市场最厌恶的风险之一,它会导致资本重新进行全球配置和风险定价。
从加密市场的视角看,这种关联性非常有趣。科技股和加密货币资产(尤其是比特币)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风险属性同步性,它们都被部分投资者视为对抗传统法币体系的科技前沿资产。因此,当科技股因流动性收紧或风险偏好下降而遭到抛售时,加密市场往往难以独善其身。我们可以看到,在纳指大跌的日子里,Coinbase、MicroStrategy等加密概念股通常跌幅更深,这明确显示了风险资产正在被同步抛售,市场正在寻求避险和流动性。
MicroStrategy的个案尤其值得玩味。它宣布增发股票以购买比特币后,股价跌幅迅速收窄。这表明在传统科技股逻辑失效时,市场有一部分资金开始认可其“比特币控股公司”的新叙事,比特币的稀缺性价值和对冲属性在此刻反而成为了其股价的支撑。这体现了加密原生思维与传统金融思维的差异和融合。
总而言之,这一系列下跌是宏观经济周期、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结构性高估值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对于加密从业者而言,这再次印证了加密货币市场与传统风险资产(尤其是科技股)的高度关联性尚未脱钩。在宏观流动性紧缩的大背景下,所有风险资产都面临重估压力。短期来看,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会持续高企,资金的流向将更加谨慎。长期而言,每一次深度回调都是对项目基本面和资产成色的压力测试,能够存活并发展的项目将更具韧性。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指针和央行的政策动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