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观点:本次暴跌类似大型做市商主动撤离流动性,市场杠杆遭深度清洗后依然看好Q4

2025-10-11 13:33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1 日,加密 KOL、原 FTX 社群合伙人 Benson Sun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今日凌晨众多山寨币跌幅超 60%,以往极端清算行情规模约在 10-20 亿美元,本次规模扩大了十倍。美股大跌引发币市跟跌本属合理,但山寨币短线蒸发如此巨大市值实不寻常,不似单纯杠杆过高导致的正常清算。


更类似大型做市商主动撤离流动性,导致市场瞬间陷入深度真空。山寨币跌势甚至猛于 312、519 事件。本轮去杠杆堪称周期中最彻底的一次。市场泡沫被完全挤压,风险杠杆重新归零。依然看好第四季度走势,后续将花费约一个月时间执行分批定投策略。

AI 解读
从原始输入和相关背景来看,Benson Sun提出的观点触及了加密市场结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流动性突然撤离对市场稳定性的冲击。他观察到此次山寨币暴跌与以往杠杆清算主导的行情不同,跌幅和清算规模异常放大,更倾向于做市商主动撤资导致的流动性真空。这种解释符合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即做市商作为流动性提供者,其集体行动会显著放大波动性。

回顾历史类似事件,如2024年12月的爆仓事件(爆仓17亿美元)和2025年3月的市场回调,均显示外部宏观压力(如美股下跌、政策不确定性)容易触发加密市场连锁反应。但本次暴跌的独特之处在于清算规模扩大十倍,且山寨币跌幅远超比特币,这表明问题可能源于山寨币市场本身的脆弱性——流动性集中度高、做市商依赖性强,以及衍生品杠杆的隐性风险。

衍生品市场的未平仓合约增长(如2025年报告中OI从600亿跃升至700亿美元)反映了市场杠杆化程度的提升,但这也意味着风险积累更隐蔽。当宏观压力(如美联储政策观望、地缘冲突)出现时,做市商可能优先撤离高风险资产(如山寨币),导致流动性瞬间蒸发。这与2020年黑天鹅事件中流动性螺旋的理论一致:市场微观结构缺陷放大外部冲击。

尽管暴跌剧烈,但Benson Sun对Q4的乐观判断并非无据。历史周期显示,深度去杠杆后市场往往进入健康重建阶段,例如2024年Q4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前也经历多次清洗。当前市场泡沫挤压和杠杆归零可能为后续资金流入奠定基础,尤其若宏观环境缓和(如降息预期重启)。他的分批定投策略也符合风险管理的逻辑,避免在波动中择时失误。

总体而言,这一事件凸显了加密市场仍需解决的根本问题:流动性依赖做市商集中供给、衍生品与现货市场的联动风险,以及宏观敏感性过高。未来市场稳健性需依赖更分散的流动性来源和杠杆控制机制。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