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巴塞尔委员会主席:稳定币热潮可能推动加密货币监管规则的审查

2025-10-16 10:21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6 日,据彭博社报道,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周三表示,稳定币的快速增长可能促使全球政策制定者重新评估针对加密资产的新银行资本标准。


「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是稳定币,」同时担任瑞典央行行长的埃里克·特德恩(Erik Thedéen)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不过,他指出,在 2022 年政策制定者制定新的加密资产资本规则时,稳定币并不是『核心关注点』。


这些规则为银行持有加密资产设定了标准化的风险权重,并计划于 2026 年生效。特德恩表示:「这也是我们可能需要讨论和评估的原因之一。」

AI 解读
当前巴塞尔委员会主席埃里克·特德恩的表态,本质上是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尤其是稳定币发展趋势的一种动态响应。稳定币的快速增长已经超出了2022年制定银行资本规则时的预期,当时的焦点更多集中在比特币等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资产上,因此针对银行持有加密资产设定了较高的风险权重(例如比特币风险权重为1250%),以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覆盖潜在亏损。

但如今,稳定币的规模、使用场景及与传统金融系统的关联性已显著提升,其风险结构不同于其他加密资产——它更依赖储备资产的质量、发行方的信用和流动性管理,而非纯粹的市场价格波动。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可能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原有的资本框架,是否足以捕捉稳定币的实际风险特征,或者是否可能因规则过于严格而抑制银行参与这一领域的合理创新。

从更宏观的监管演进来看,这种讨论并非孤立。例如欧盟已通过MiCA框架对加密资产(尤其是稳定币)实施全面监管,美国也在推进《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等立法,明确稳定币的发行、储备和赎回规则。这些监管动向表明,稳定币正逐渐被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而非被简单排斥。特德恩的发言可视为这一趋势的延续——监管者需要在防范金融风险(如流动性错配、传染性风险)的同时,避免阻碍金融创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机构如花旗、摩根大通等已开始探索稳定币业务,这进一步推动了监管的紧迫性。银行参与加密资产活动时,监管机构必须确保其资本充足率与风险暴露相匹配,而现有的标准可能未充分涵盖稳定币特有的风险维度(如储备资产透明度、兑付机制稳定性等)。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可能的重新评估,实际上是在回应市场结构的变化与系统性风险管控的需要。

最终,这类审查的目的并非扼杀创新,而是试图在风险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使监管框架既能适应加密资产的快速发展,又能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