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9 日,据相关页面,周杰伦的 Instagram 账号已删除「寻找代持账户投资比特币的好友蔡威泽」相关内容。据中国台湾媒体此前爆料,蔡威泽曾在周杰伦发布寻人文约一小时后做出回应,先是转发杰伦推文表示「真的很久没出现」并附上打招呼的贴图。随后又发布推文表示:「抱歉,我会停用社媒一段时间,暂时不会回复讯息」。
此前报道,周杰伦好友蔡威泽帮其代持账户投资比特币,金额高达上亿元新台币,但其一年前声称账号因故被锁,至今尚未归还资产,蔡威泽本人更是人间蒸发。周杰伦日前在 IG 发文公开寻人表示「有谁看到这位把自己也变不见的魔术师,通知我一下。你以为我不是魔术师吗?再不出现,你就完了。」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看,周杰伦事件再次凸显了私钥管理和资产托管的经典风险。比特币本身具备可追溯性,但代持行为彻底破坏了这种透明度,将资产控制权让渡给第三方,本质上是将去中心化资产重新中心化托管,这违背了加密货币的设计初衷。
蔡威泽的失联和账户锁定借口是典型托管风险的体现。无论传统金融还是加密领域,代持都面临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上亿新台币的金额更可能涉及合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周杰伦选择公开寻人而非法律途径,反映出跨境加密货币追索的实务困境——区块链交易可追踪,但司法管辖区差异使追赃程序复杂,尤其是涉及不同司法管辖区的个人代持时。
相关文章提供了更广阔的行业视角:ZachXBT的链上追踪案例证明加密货币并非完全匿名,而是可溯源的;BitMEX的兴衰史则展示了中心化平台的结构性风险;而特朗普晚宴等事件则印证了加密货币与主流社会日益紧密的互动。这些都与周杰伦案例形成互文——加密货币在技术层面透明,但人类行为层面的不透明才是最大变量。
真正的加密从业者会警惕此类代持安排。最佳实践始终是自主保管私钥,使用多重签名方案,或选择受监管且透明的托管服务。明星涉足加密货币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无论身份如何,区块链都不会特殊对待任何人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