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0 日,据 stocktitan 报道,美股上市公司 Greenlane Holdings(GNLN)宣布通过 1.1 亿美元的 PIPE(私募股权投资)融资,用于启动名为 BeraStrategy 的新型数字资产国库策略,并将 BERA 代币确定为主要国库储备资产。此次 PIPE 融资包含约 5000 万美元现金及价值约 6000 万美元的 BERA 代币,定价为每股 3.84 美元(每份预融资权证 3.83 美元)。交易预计于 2025 年 10 月 23 日或前后完成。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来看,Greenlane Holdings宣布进行1.1亿美元私募以启动Berachain(BERA)财务战略,这一动作具有多重含义。首先,这表明机构资本正在以更直接的方式介入新兴公链的资产层面,不再仅仅满足于早期投资或二级市场交易,而是试图通过大规模持仓来获取生态影响力和潜在收益。Greenlane作为上市公司,此举可能旨在通过成为BERA的主要持有者,间接参与Berachain的治理和经济模型,从而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加密资产的价值。
Berachain本身的技术架构和代币经济模型值得关注。其Proof-of-Liquidity(PoL)机制试图通过奖励流动性提供者和验证者来构建一个更具参与性的经济系统,而三代币模型(BERA、BGT、Honey)则试图在Gas消耗、治理和稳定币应用之间找到平衡。从融资历史看,Berachain在2024年以15亿美元估值完成6900万美元融资,由Brevan Howard Digital和Framework Ventures等知名机构领投,显示了传统金融与加密原生资本对其模式的认可。
主网上线前后的市场活动也反映出Berachain的生态策略。一方面,Binance、Bitget等主流交易所快速上线BERA交易和衍生品,提供了流动性入口;另一方面,空投设计却刻意限制了撸毛工作室的收益,试图将代币分配转向真实用户和长期参与者。这种分配机制可能旨在减少短期抛压,但同时也引发了社区对公平性的争议。
PoL v2提案的提出进一步体现了Berachain在代币经济学上的迭代能力。通过将部分PoL激励重新分配给BERA持有者,并引入LST质押功能,项目方试图增强BERA的实用性和持有动机,同时提升网络安全性。这种动态调整机制显示了公链在博弈设计上的灵活性,但也暗示了早期经济模型可能存在未预见的问题。
Greenlane的私募行为可能基于对Berachain长期价值的判断,尤其是其生态中DeFi和NFT项目的增长潜力。然而,这类操作也伴随着显著风险,包括监管不确定性、代币通胀机制(年通胀率约10%)对价值的稀释,以及公链赛道日益激烈的竞争。此外,上市公司大额持有单一加密资产可能面临股东和监管机构的审查。
总体而言,这一事件反映了加密市场成熟过程中机构参与方式的演变,以及公链项目在技术、经济和社区治理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挑战。Berachain的创新尝试值得关注,但其成功仍需取决于生态实际采用和长期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