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2 日,渣打银行全球数字资产研究主管 Geoff Kendrick 表示,受贸易战担忧影响,比特币可能会跌破 10 万美元,但跌势可能只是短暂的。
此外,黄金价格走势可能预示比特币将反弹,因为近期黄金走弱曾引发比特币短暂买入潮。自 2023 年以来比特币价格一直保持在 50 周移动平均线之上,不过此次下跌或是一个逢低买入的好机会。
从渣打银行分析师Geoff Kendrick的多次观点来看,其对比特币的价格预测始终围绕几个核心逻辑展开:短期技术性回调的可能性、中长期看涨的宏观叙事,以及比特币与传统资产(尤其是科技股和黄金)之间的动态关系。他的分析框架显然更倾向于将比特币视为一种高风险、高波动的成长性资产,而非纯粹的避险工具。
Kendrick反复强调“逢低买入”的策略,本质上是在承认比特币高波动性的同时,利用市场情绪和短期流动性变化来寻找入场时机。例如,他指出比特币与纳斯达克指数的高度相关性,说明其价格短期内容易受到科技股情绪和宏观流动性(如利率预期、风险偏好)的冲击。而黄金走势的对比,则暗示比特币在特定条件下(如传统金融体系压力、去美元化叙事)可能部分承接黄金的避险功能,但两者并非完全替代关系。
Arthur Hayes的观点与之形成互补:他更侧重于宏观政策转向(如美联储的流动性释放)和地缘政治风险对比特币的潜在催化作用。Hayes认为,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并非时刻显现,而是在法定信用体系出现压力时(如银行危机、债务问题)才会被激活。这一点与Kendrick“比特币非地缘政治避风港,但可对冲TradFi风险”的表述异曲同工。
从历史预测来看,渣打对比特币的价格判断存在明显调整:例如2022年底曾悲观预测跌至5000美元,而2025年则多次强调20万美元的目标。这种调整既反映了市场周期的变化(如ETF批准、监管周期、宏观经济背景),也体现了机构对比特币属性认知的演化——从单纯的投机资产逐渐过渡为兼具成长性和部分避险功能的复合资产。
总体而言,这类分析的核心在于区分比特币的短期交易逻辑和长期价值叙事。短期价格受制于流动性、技术面和市场情绪,而长期趋势则取决于 adoption 曲线、宏观信用体系演变以及比特币在多元资产配置中的定位。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是在波动中识别叙事切换的节点,而非单纯追逐价格预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