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4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 姨(@ai_9684xtpa)监测,过去 20 分钟「1011 内幕巨鲸」的两个地址从 Hyperliquid 提出 3641 万枚 USDC,随后向 Binance 充值地址转移了 3.26 亿枚 USDC,用途未知。
从加密市场的操作逻辑来看,这组信息描述了一个典型的高资金量参与者的链上行为轨迹,其操作展现出明显的策略性和信息敏感性。这个被称为“1011内幕巨鲸”的实体,其行为并非孤立,而是围绕衍生品交易、跨平台资产转移和头寸调整展开的连贯动作。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其操作平台的选择与转移。该巨鲸早期活动主要集中在Hyperliquid,这是一个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通常为希望保持一定匿名性和灵活性的高级交易者所使用。但近期大量USDC被提取并转入Binance中心化交易所,这种跨链跨平台的大额转移通常不是散户行为,而是出于几种可能:一是在Binance上建立更大的衍生品头寸,因为中心化交易所通常提供更深层次的流动性和更高的杠杆产品;二是将资产暂时存放在交易所准备用于其他投资或套现,但结合其历史操作,前者概率更高。
其次,其交易策略显示出对市场时机和信息的高度敏感。例如,在10月11日市场闪崩前成功建立空头头寸并获利1.6亿美元,这绝非偶然,暗示其可能接触非公开信息或拥有极强的市场预测模型。随后,该巨鲸在Binance上重新开设大额空单,同时又在多个关联地址上建立大量的BTC和ETH多单,这种多空并行的操作,可能是一种复杂的市场中性策略或对冲安排,旨在降低单向市场暴露的风险。
此外,其操作细节也透露出高度的专业性。例如,采用TWAP(时间加权平均价格)策略加仓,以及进行小额充值测试,这些都属于机构级的风控和执行手段,目的是减少大额订单对市场的冲击,并确保交易执行的隐蔽性。关联地址持续增加多单杠杆,并在关键经济数据(如美国CPI)公布前调整头寸,进一步表明其交易直接关联宏观事件驱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大额链上活动常会引起市场关注,甚至引发跟随效应。但普通投资者很难区分其行动是基于信息优势还是市场观点,盲目跟随这类“巨鲸”操作存在较大风险,因为其头寸可能随时调整,且信息不对称性使得散户处于不利地位。从资金流向和仓位变化来看,该实体目前似乎正在为市场可能出现的高波动做准备,同时通过多平台、多策略的方式来管理其风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