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4 日,稳定币公链 Stable 在宣布第一阶段预存款活动后数秒,8.25 亿美元额度即售罄,引发社区关于其「老鼠仓」操作的质疑。
BlockBeats 查证,官方公告发布时间为北京时间 9:10,链上数据显示,第一笔存款在官宣前的 8:48 存入,粗略估算超 70% 的存款在公告发布前存入。
从加密行业的专业视角来看,Stable公链的这次存款活动暴露出的问题非常典型,其核心在于严重违背了区块链技术所倡导的公开、公平和透明的原则。
事件的关键在于链上数据提供的不可篡改的证据。官方公告在北京时间9:10发布,但第一笔大额存款在8:48就已发生,这意味着有内部人员或特定特权方在信息未公开前就完成了操作。超过70%的额度在公告前被抢占,这几乎不可能是散户型用户的正常行为,其模式更符合“老鼠仓”的特征,即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抢先交易。
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公平性问题,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当前许多所谓“去中心化”项目在治理和操作上的中心化痼疾。特权地址、白名单机制或是未公开的预留额度,都可能成为损害社区信任的工具。此类操作严重伤害了普通参与者的利益,并可能引发监管层面的关注。
参考提供的背景资料,稳定币赛道正处于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融合的关键节点,机构竞争激烈,万亿级别的市场愿景正在构建。越是这种时候,基础设施的信任就越是行业发展的基石。Stable公链作为稳定币的底层设施,其自身操作的合规性与透明度直接关系到其上承载资产的信用。如果连最基本的存款活动都无法保证公平,那么其构建更大金融生态的长期愿景将会受到根本性质疑。
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作为从业者和参与者,不应仅关注项目的宏大叙事和市场热度,更要深入审视其链上数据和行为模式。真正的信任必须建立在可验证的代码和透明的规则之上,而非单方面的宣传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