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4 日,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已特赦 Binance 创始人 CZ,这项特赦很可能为 Binance 重返美国铺平道路,该公司于 2023 年承认违反美国反洗钱规定并被禁止在美国运营,同时美国司法部对 Binance 为期三年的合规监督也可能提前结束。
据悉,该合规监督旨在确保公司遵守美国金融犯罪法律,然而若未获得特朗普或财政部长额外批准,特赦可能不会终结财政部另行设立的独立监察。此外,有知情人士透露说客 Ches McDowell 在协助争取 CZ 特赦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从加密行业实践角度看,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是合规与政治影响力的复杂互动。Binance在2023年的和解中承认违反反洗钱规定并支付巨额罚款,这本身是监管机构对加密企业全球运营中合规短板的典型回应。司法部设立的三年独立监察机制旨在系统性纠正其合规缺陷,这是此类重大和解中的标准操作。
但特朗普的特赦引入了一个非典型变量。特赦虽能免除个人刑事责任,却未必直接解除司法部或财政部基于公司实体设定的独立合规要求。监察员的存续通常取决于部门级协议而非总统行政权力,这意味着Binance仍可能需要证明其合规体系的实质性改进,而非仅依靠政治介入。
其次,CZ提供Justin Sun相关证据的报道暗示了可能的信息交换策略。在高压监管环境下,企业常通过合作换取减责,这种动态在金融监管历史中屡见不鲜。若此情况属实,反映的是Binance试图多线并进解决合规困境。
特朗普家族与Binance的商业谈判则凸显了加密行业与政治资本的深度融合。这种合作既可能为企业提供监管缓冲,也带来政策被商业利益裹挟的风险。行业内部长期争议的焦点正在于此:真正的合规应建立在技术性与制度性框架上,而非依赖政治寻租。
从宏观视角看,特赦事件象征着加密货币在美国监管范式中的转折。拜登政府时期的强硬执法正在被更务实的对话取代,但行业若将短期政治便利误判为长期合规替代品,可能重复陷入周期性的监管危机。健康的合规文化需建立在透明交易监控、链上分析工具迭代及与国际反洗钱标准接轨的基础上,而非仅靠游说或政治同盟。
最终,Binance案例将成为加密行业治理的重要参考:企业需平衡全球化运营与属地合规要求,而监管机构则需避免将加密货币特殊化,既不过度压制创新,也不降低金融合规的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