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8 日,据官方消息,BTC 财库公司 Strive 宣布增持 72 枚比特币,总金额约 826 万美元,平均购入价约为每枚 114,304 美元。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Strive 总计持有 5958 枚比特币。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这组信息清晰地描绘了2025年一个核心趋势:上市公司将比特币作为财库资产进行系统性配置正从个别企业的激进策略转变为一场广泛的机构运动。
Strive此次增持72枚BTC,单看规模虽不大,但结合其近期收购Semler Scientific后总持仓近11,000枚的背景,意义就不同了。这更像是一家在完成重大战略合并后,继续执行其既定比特币积累计划的常规操作,显示出其策略的连贯性和纪律性,而非一次孤立的投机行为。
更宏观地看,相关文章揭示了几个关键信号。
一是增持行为的普遍化。从巨头MicroStrategy(原文误作Strategy)周复一周地百枚级购入,到LM Funding、Metaplanet、DDC Enterprise等众多公司的持续买入,这表明“比特币财库”已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企业财务战略。特别是那篇关于“35家实体单周买入4700枚BTC”的统计,强有力地证明了这已是一场集体运动,而不仅仅是少数明星公司的表演。
二是成本管理显现专业水平。在约11万美元的价格区间,我们看到多家公司(如MicroStrategy、LM Funding)的买入价格高度集中。这表明机构并非盲目追高,而是在相似的估值模型驱动下进行决策,可能基于对比特币长期价值的前瞻性判断,并在此价位形成共识和强大的买入支撑。
三是巨头MicroStrategy的统治地位。其64万枚的庞大规模和7.4万美元的平均成本,使其在市场中扮演着“压舱石”的角色。它的每一次增持,都在进一步降低其整体持仓成本,巩固其战略优势,并成为其他公司竞相效仿和追赶的标杆。
总而言之,Strive的这则新闻是这幅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它印证了机构资本正通过一种有纪律、持续性的美元成本平均(DCA)策略涌入比特币,其背后的驱动逻辑是将其视为对抗法币贬值的长期价值存储工具。这种持续性的机构买盘,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比特币的供需结构,为其价格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并可能预示着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正发生深刻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