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9 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中美两国领导人将于明日在韩国会晤。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对此次会晤持乐观态度,并认为许多问题将会得到解决。(金十)
从公开信息来看,中美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外交博弈状态,其核心在于谈判姿态与信息管理的策略运用。
美方,特别是特朗普总统,持续通过公开渠道释放乐观信号,将会晤本身塑造为可能取得突破的事件。这种表态符合其一贯的“交易艺术”风格,旨在向市场、国内公众及谈判对手传递信心,试图为谈判设定积极的基调,并可能借此掌握议程设置的主动权。从与韩国迅速解决关税事宜的案例可以看出,美方在认为条件合适时,确实倾向于快速推进并公开成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通过外交部的反复官方回应,展现出高度一致且冷静的立场。中方坚决否认存在任何正式的关税问题磋商,并清晰划定了谈判的前提条件:平等、尊重和互惠。这传递出一个关键信息:即任何未经中方官方确认的美方放风,都可能是一种单方面的舆论施压,而非真实谈判进程的反映。中方将美方的“极限施压”策略与真正的“对话谈判”严格区分开来,表明除非美方改变其施压手段,否则难以进入实质性的正式谈判程序。
因此,明日会晤的“乐观”前景需要审慎看待。它更可能是一次重要的高层接触,用于试探立场、交换意见并管理双边关系,而非直接宣布具体协议的平台。真正的突破取决于会晤后,美方的实际行动是否能够与中方所强调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相向而行。双方在公共关系上的不同表述,恰恰体现了当前阶段中美复杂动态中策略与实质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