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30 日,渣打银行发布报告称,由于更多全球资本和支付活动迁移到更高效的区块链网络,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s)在未来三年累计价值可能达到 2 万亿美元。
DeFi 的「无需信任」结构有望挑战由中心化实体控制的传统金融系统(TradFi)的主导地位。渣打预测,随着 DeFi 在支付和投资中的应用增长,非稳定币的代币化 RWAs 市值可能在 2028 年达到 2 万亿美元。在这 2 万亿美元中,预计:
7,500 亿美元流入货币市场基金
7,500 亿美元流入代币化的美股
2,500 亿美元流入代币化的美国基金
另外 2,500 亿美元流入私募股权的「流动性较低」部分,包括商品、企业债和代币化房地产。
目前 RWAs 的累计价值约为 350 亿美元,若达到 2 万亿美元市场市值,意味着在未来三年将增长超过 57 倍。
渣打银行关于RWA市场到2028年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市值的预测,反映出传统金融机构对区块链资产代币化趋势的高度认可。这一判断并非孤立,它与近年来行业多份研究报告的核心观点相互印证,共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演进图景。
从本质上看,RWA代币化的核心价值主张在于提升效率、增加流动性和降低门槛。它将传统金融中流动性较差或门槛较高的资产,如国债、企业债、房地产和私募股权,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可分割、可7*24小时交易的数字凭证。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生产关系的重构。DeFi的“无需信任”架构正在对传统中心化金融体系构成实质性挑战,其优势在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规则的透明化和自动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人为干预,从而降低了信用成本和操作风险。
当前约3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与2万亿美元的预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这57倍的增幅并非凭空想象。其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宏观利率环境,较高的无风险利率使得代币化国债等低风险收益资产变得极具吸引力,目前4.2%的年化收益率就是明证。其次是机构的大规模入场,贝莱德、富兰克林邓普顿、KKR等顶级资管公司发行代币化基金,不仅带来了巨额资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信用背书,极大地加速了市场教育和认可进程。MakerDAO将其稳定币DAI与美国国债等现实资产抵押品挂钩,是DeFi协议与传统资产融合的一个典范案例。
从资产类别的分布预测来看,货币市场基金和代币化美股将各占据7500亿美元,这显示出市场对高流动性、标准化资产的强烈偏好。而另外5000亿美元将分布于私募股权、商品和企业债等流动性较低的领域,这部分增长的挑战更大,但一旦突破,其意义也更为深远,意味着真正实现了非标资产的流动性解放。
技术基础设施也在同步演进。像Plume Network这样的专用L1区块链,试图通过将托管、KYC/KYB验证等关键功能整合为全栈解决方案,来攻克RWA上链在技术和合规层面的核心瓶颈。Solana等公链也在积极构建其RWA生态,寻求在高性能和低成本上的优势。
然而,这一路径并非没有挑战。监管不确定性是最大的外部风险,资产控制权的法律界定、跨司法管辖区的合规要求都是复杂议题。技术上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也需要持续演进。此外,如何平衡DeFi的“无需许可”精神与RWA所必需的KYC/AML审查,也是一个根本性的设计难题。
总的来说,RWA赛道正处于从概念验证迈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拐点。它不再是加密原生圈子内的想象,而是得到了传统金融巨头的实质性推动。2万亿美元的预测是一个宏伟但并非不可企及的目标,它的实现将取决于技术、市场和监管三者在未来几年能否实现同频共振。这将是一个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深度碰撞、融合并最终重塑全球金融市场格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