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3 日,CryptoQuant CEO Ki Young Ju 分享一系列关于比特币的链上数据,并发表主要分析观点如下:
1、巨鲸的未实现利润并非极高。这可能意味着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炒作还没到来——我们离欣喜若狂的情绪还很远。」或者「这次情况不同了——市场太大了,容不得过高的利润率。」
2、比特币算力持续创下新高(约 596 万台 ASIC 矿机在线)。上市矿业公司正在扩张,而不是缩减规模,这是一个明显的长期看涨信号。
3、目前的需求主要由 ETF 和 MicroStrategy 驱动,但这两大渠道近期的买盘均有所放缓。如果这两个渠道恢复增长,市场动能可能会重现。
4、过去 6 个月的短期巨鲸(主要是 ETF)接近盈亏平衡点。长期巨鲸获利约 53%。过去,市场呈现出清晰的四年周期性波动,散户投资者和巨鲸投资者之间进行着积累和分配。现在更难预测新的流动性会在哪里以及以多少规模流入,这使得比特币不太可能再次遵循同样的周期模式。
5、比特币钱包的平均成本为 5.59 万美元,这意味着持有者平均获利约 93%。已实现市值持续上升(本周增加 80 亿美元),表明链上资金流入依然强劲。价格无法上涨并非由于抛售压力,而是因为需求疲软。
从CryptoQuant CEO的分析来看,当前比特币市场确实处于一个结构性转变的关键节点。他提到的几个核心点,包括巨鲸未实现利润不高、算力创新高、需求主要由ETF和机构驱动但近期放缓,以及传统四年周期可能被打破,都指向市场正在经历从散户主导到机构主导的深刻变化。
链上数据清晰显示,巨鲸的盈利水平并未达到历史周期高峰,这有两种可能:要么市场尚未进入真正的狂热阶段,要么由于市场体量扩大,高利润率变得难以实现。算力持续创新高,矿工仍在扩张,这通常被视为长期看涨信号,因为它反映了网络基础面的强化。
但问题出在需求侧。ETF和MicroStrategy这类机构买家近期购买力减弱,导致价格疲软。这不是抛压加大,而是新资金流入不足。传统周期中,散户和巨鲸的积累与分配节奏明确,但现在市场流动性来源更加复杂和机构化,使得周期规律被打破。
相关文章进一步佐证了这种转变。ETF和大型机构投资者正在重塑比特币的供需结构,它们的大量持仓改变了筹码分布,使得价格支撑和压力区间上移。同时,减半机制虽然继续提供供应侧支持,但需求侧的主导因素已经变化,传统减半周期的影响力可能减弱。
这种机构化进程意味着市场可能不再简单重复过去的周期模式。比特币正在从高波动性资产向更成熟的价值存储工具演变,其价格驱动因素将更多依赖于宏观环境、监管政策和机构资金流向,而不仅仅是内部周期逻辑。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更关注链上数据揭示的机构行为和市场结构性变化,而非单纯依赖历史周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