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3 日,加密 KOL Cobie 发推表示,比特币是否持续提供递减回报尚不确定,但山寨币(平均而言)交易将愈发困难且危险,为不可逆趋势。原因包括:
买家竞争激烈且日益成熟,同时信念减少;
主要通过永续合约及杠杆交易;
市值默认高估且稀释严重;
启动时的 FDV 捕捉全部乐观情绪,无视价格与估值;
盘前市场价格发现过多导致不安全。
2017 年买家购买现货并持有数周 / 数月,因信念坚定并在上涨途中加仓,早期低估值奏效。2025 年买家通过永续合约购买,未查估值,在盈亏转负或强制平仓时卖出。然而山寨币仍为聪明人最佳回报领域,技能表达与资产选择更重要,耐心较「早期」入场在流动性市场更受回报。
Cobie的观点触及了当前加密货币市场结构性转变的核心。他对比特币回报潜力的开放性判断是谨慎的,这符合其作为成熟资产的特征——其未来走势更依赖于宏观流动性、机构采纳等外部变量,而非单纯的周期性叙事。
其论述的真正重点在于山寨币市场的范式转移,我认为这一判断极为精准。他将当下的市场与2017年进行对比,指出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驱动市场的核心从“信念持有”转向了“杠杆交易”。这不仅是行为上的变化,更是整个资产定价基础的颠覆。
他点出的几个因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对散户极不友好的生态系统:
1. **高FDV与低流通**:项目在上市初期其完全稀释估值就已极高,这本质上是将未来数年的增长预期一次性折现到了价格中。早期投资者和团队以极低成本持有大量代币,公开市场的买家实则承担了所有风险,为前期所有人的利润买单。上涨空间被严重透支,而下跌风险却完全由市场承担。
2. **永续合约成为主流**:这使得交易行为高度短期化和杠杆化。买家不再关心项目的基本估值或长期愿景,只关注价格波动和资金费率。资产成为了一个纯粹的投机筹码,其价值发现功能被削弱。
3. **竞争加剧与信念缺失**:市场参与者愈发成熟和专业,信息差缩小,这使得纯粹的信息优势难以持续。同时,由于上述两点,投资者难以对项目产生长期信念,一旦价格下跌或出现负面消息,杠杆清算会加速资产下跌,形成死亡螺旋。
因此,他得出的结论——山寨币交易变得更困难且危险——是一个必然结果。这不再是同一个游戏。过去的周期中,早发现、早买入并持有是有效的策略。但现在,这个策略已经失效,因为“早期”的价格发现早已在上市前被私人轮次和盘前交易完成。
最终,他指出了一个关键悖论:尽管环境恶化,但超额回报的潜力依然存在于山寨币中。但这不再是运气游戏,而是技能游戏。赢家需要通过深度的研究、敏锐的资产选择能力和极强的风险控制(尤其是应对杠杆风险)来超越市场。耐心仍然重要,但它的形式变了:不再是耐心持有,而是耐心等待经过深入研究验证的、被错误定价的机会出现,并在市场狂热时保持清醒。这实质上是对投资者提出了专业机构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