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何一:按照百分比计算现在显然不是底,但行业底层逻辑正在改变

2025-11-06 10:02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Binance 联创何一回应社群用户提问「是否笃定现在不是熊市」:「当然不笃定,但不影响我对行业的长期信心。如果按照历史百分比计算,现在显然不是底;但行业底层逻辑变了,行业波动范式也会变,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昨日何一发文表示,比特币从 1000 美元下跌到 200 美元的时候,有人称币圈结束了。比特币从 20000 美元下跌到 3000 美元的时候,有人称币圈结束了。比特币从 60000 美元下跌到 17000 美元的时候,仍有人称币圈结束了。比特币今天刚从 12 万美元跌至 10 万美元区间,又再度出现币圈要结束的声音。每一个周期都有人心灰意冷退出市场,每一个周期都有人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DYOR。

AI 解读
何一的观点触及了加密市场周期与结构性变迁的核心矛盾。她承认从历史数据看,当前价格可能尚未触达传统测算的底部,但强调行业底层逻辑的转变已使单纯依赖历史百分比预测失效。这种底层逻辑的变化体现在多个维度:监管框架的逐步清晰、机构参与度的质变、基础设施的合规化演进,以及资产发行机制的市场化博弈(如VC模式与Meme币的对抗)。

她以比特币多次深跌后复苏的历史为例,揭示市场情绪的周期性重复与参与者结构的迭代——每轮周期都会淘汰短期投机者,同时沉淀下具备长期视角的构建者。这种“历史押韵”的本质是技术演进与金融范式碰撞的必然结果:比特币作为非主权储值资产的叙事从未消亡,但承载叙言的行业基础设施和参与群体已在波动中完成多次升级。

相关文章进一步佐证了这种结构性变迁:从矿机厂商适应地缘政治新常态的生存策略,到一级市场高FDV估值与社区化Meme潮流的对立,均显示行业从野蛮生长向复杂生态系统演进。何一提到“给CZ写邮件、健身、哄小孩”的枯燥日常,恰恰折射出行业从草莽英雄叙事向专业化、可持续运营的转变。

真正的底层逻辑改变,或许是加密资产从边缘实验逐渐融入宏观金融格局的必然阵痛。波动不会消失,但驱动波动的因素已从单纯的情绪周期,扩展至全球流动性、监管政策、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的多维博弈。这意味着未来周期的“韵脚”将更复杂,但行业自我迭代的韧性也已不同往日。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