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彭博社:13亿美元账面亏损,Tom Lee的以太坊豪赌面临崩溃?

2025-11-05 14:42
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Bitmine 的市值与净资产价值比已从 7 月的 5.6 骤降至 1.2,股价较峰值下跌 70%。
原文标题:Tom Lee's Big Crypto Bet Buckles Under Mounting Market Strain
原文作者:Sidhartha Shukla,Bloomberg
原文编译:Chopper,Foresight News


以太坊的企业财库实验正实时走向瓦解。


这一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周二跌破 3300 美元,与市场风向标比特币及科技股同步下跌。此次下跌使以太坊价格较 8 月峰值回落 30%,跌至企业大规模买入持仓前的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其进入熊市的态势。


据研究公司 10x Research 数据,这一逆转让以太坊最激进的企业支持者——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 面临超 13 亿美元的账面亏损。这家上市公司由亿万富翁 Peter Thiel 支持、华尔街预测师 Tom Lee 掌舵,其策略模仿了 Michael Saylor 的比特币财库模式,以平均 3909 美元的价格购入 340 万枚以太坊。如今,Bitmine 的资金储备已全部投入,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10x 在报告中写道:「数月来,Bitmine 一直主导着市场叙事与资金流向。如今其资金已完全投入,持仓账面亏损超 13 亿美元,且再无多余资金可用。」



报告指出,以高于净资产价值(NAV)的溢价买入 Bitmine 股票的散户投资者损失更为惨重,且市场「接飞刀」的意愿有限。


Lee 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Bitmine 代表也未即时回应。


Bitmine 的赌注绝非单纯的资产负债表交易。该公司的增持行为背后,是一个更宏大的愿景:数字资产能从投机工具转向企业金融基础设施,从而巩固以太坊在主流金融领域的地位。支持者认为,通过将以太坊纳入上市公司资产库,企业将助力构建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经济。在这个经济体系中,代码取代合约,代币发挥资产功能。


这一逻辑推动了夏季的上涨行情。以太坊价格一度逼近 5000 美元,仅 7 月和 8 月,以太坊 ETF 就吸引了超 90 亿美元资金流入。但自 10 月 10 日加密市场崩盘后,形势发生逆转:据 Coinglass 和彭博社汇编数据,此后以太坊 ETF 流出资金达 8.5 亿美元,以太坊期货未平仓合约减少 160 亿美元。


Lee 曾预测,以太坊将在今年年底前达到 1.6 万美元。


Bitmine 的净资产价值(mNAV)溢价下跌


据 Artemis 数据,Bitmine 的市值与净资产价值倍数已从 7 月的 5.6 骤降至 1.2,其股价较峰值下跌 70%。与此前比特币相关公司类似,Bitmine 的股价如今更接近其底层持仓价值,市场正对加密资产负债表曾经的高估值进行重新评估。


上周,另一家上市以太坊财库公司 ETHZilla 出售了价值 4000 万美元的以太坊持仓,用于回购股票,以使其修正后净资产价值(mNAV)比率回归正常水平。该公司当时在新闻稿中表示:「ETHZilla 计划将剩余的以太坊出售所得用于进一步股票回购,并打算继续出售以太坊以回购股票,直至相对于净资产价值的折价恢复正常。」


尽管价格下跌,以太坊的长期基本面似乎仍保持强劲:其处理的链上价值仍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智能合约网络,且质押机制使该代币兼具收益属性与通缩属性。然而,随着 Solana 等竞争对手势头渐起、ETF 资金流向逆转、散户兴趣减退,「企业能稳定加密货币价格」的叙事正逐渐失效。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以太坊的企业财库实验正面临严峻考验,其核心问题在于将传统金融中的资产负债表策略直接套用到波动性极高的加密资产上。Tom Lee领导的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以平均3909美元的价格购入340万枚以太坊,如今价格跌破3300美元,账面亏损超过13亿美元,这不仅仅是市场波动导致的短期亏损,更是对“企业财库”叙事逻辑的一次压力测试。

这种策略模仿了Michael Saylor的比特币财库模式,试图通过上市公司大量持有加密货币,将数字资产从投机工具转型为企业金融基础设施。其背后的愿景是构建一个以代码取代合约、代币发挥资产功能的去中心化经济体系。在牛市环境中,这种叙事确实推动了资金流入和市场热情,以太坊价格一度逼近5000美元,ETF资金流入超过90亿美元。然而,当市场转向熊市,这种模式的脆弱性就暴露无遗。

问题的关键在于流动性、市场情绪和资金可持续性的多重挑战。Bitmine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再无多余现金用于进一步操作或摊薄成本,这使得其在市场下行时缺乏缓冲手段。更重要的是,以高于净资产价值的溢价买入其股票的散户投资者损失更为惨重,市场“接飞刀”的意愿有限,这表明信心一旦流失,修复需要时间。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企业财库模式的成功依赖于持续的资金流入和市场共识的维持。然而,随着Solana等竞争对手的崛起、ETF资金流向逆转以及散户兴趣减退,“企业能稳定加密货币价格”的叙事正在失效。其他类似公司,如ETHZilla,已经开始出售以太坊持仓以回购股票,试图让估值回归合理水平,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抛压。

尽管以太坊的长期基本面仍然强劲——其链上处理价值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智能合约网络,质押机制提供收益和通缩属性——但短期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的变化足以对其价格造成巨大冲击。Tom Lee曾预测以太坊将达到1.6万美元,但现实是市场正在对加密资产负债表的高估值进行重新评估。

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加密市场的机构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企业财库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但其实际运作仍需考虑市场周期、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配置。未来,类似策略可能需要更加谨慎的资金部署和更灵活的风险对冲机制,否则在极端市场条件下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