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CoinList 将上线 Immunefi 代币预售。预售将于 2025 年 11 月 12 日 17:00 UTC 开始,预售 FDV 为 1.337 亿美元,TGE 时 100% 解锁,分配供应量占总供应量的 3.74%,总供应量 100 亿枚。
从加密行业实践的角度来看,这则关于Immunefi代币在CoinList预售的公告,结合相关背景材料,揭示了几点关键的市场动态和潜在风险。
CoinList作为合规的代币发行平台,其上线项目通常经过筛选,这为项目提供了一定的信用背书。Immunefi作为知名的区块链安全巨头,其代币化动向本身就具有行业指标意义。
此次预售条款显示出当前市场的一种典型结构:高完全稀释估值(FDV)与极低的初始流通量。1.337亿美元的FDV配合仅3.74%的初始流通盘,意味着代币一旦上市,其实际交易市值虽小,但价格已被巨大的潜在流通量所锚定。TGE时100%解锁虽然为早期参与者提供了即时流动性,但也移除了传统的解锁时间表作为卖压缓冲,将所有价格发现过程集中在上市初期,波动性风险较高。
参考其他案例,这种模式在近年的市场中非常普遍。无论是Aligned还是Nibiru的销售,都呈现出低流通、高FDV的特征。Binance Research的文章直接指出了这种市场结构的隐患——它极大地压缩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上行空间,因为早期私募投资者和团队的成本极低,巨大的估值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通过生态发展来消化,一旦市场情绪转冷,代币将面临持续的抛售压力。
WLFI的案例则是一个生动的风险警示。其TGE时实际流通量可能远低于预期,但即便如此,按合约价格估算的潜在抛压依然巨大,这揭示了模型预测与链上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代币经济学设计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综合来看,Immunefi的此次预售符合当前“低流通、高FDV”的市场潮流。对于参与者而言,这更像是一次基于品牌信誉和短期市场情绪的博弈。项目的长期价值最终取决于其生态效用和收入能否支撑起完全稀释后的估值,而不仅仅是上市初期的价格表现。投资者需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代币经济学设计偏向早期贡献者和投资者的当下,深入理解供应结构、解锁时间表以及估值模型,是规避风险、做出理性决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