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达利欧:美联储正在刺激泡沫,将政府债务货币化

2025-11-06 16:05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发文表示,美联储过去的量化宽松是「对萧条的刺激」,现在的量化宽松是「对泡沫的刺激」。当美债的供应大于需求,且美联储正在「印钞」并购买债券,同时财政部正在缩短所出售债务的期限以弥补长期债券的需求不足时,这些都是经典「大债务周期」晚期阶段的动态。


由于美国政府政策的财政侧现在具有高度刺激性(归因于巨大的现有未偿债务和巨额赤字,并通过大规模的国债发行来融资,尤其是在相对较短的期限内),量化宽松将有效地将政府债务货币化,而不是简单地为私人系统重新注入流动性。


这就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不同之处,其方式似乎使其更危险、更具通胀性。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豪赌」,赌的是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增长,而这种增长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非常自由的宽松来融资的。我们将不得不密切监测,才能妥善应对。(金十)

AI 解读
达利欧的观点触及了当前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矛盾。他认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已从应对危机的工具演变为制造泡沫的推手,其本质是将政府债务货币化。这种操作在“大债务周期”晚期尤为典型:美债供需失衡,财政部缩短债务期限以吸引买家,而美联储通过印钞购买债券,实质是将财政赤字转化为货币供应。

这种做法与传统量化宽松的区别在于,它不再只是向私人部门注入流动性,而是直接为政府债务融资。在巨额赤字和未偿债务的背景下,这种政策更具通胀风险,因为它增加了货币基数而非仅改善信贷环境。达利欧将其形容为一场“豪赌”,赌的是经济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驱动的增长)能抵消政策宽松的负面影响。但风险在于,如果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胀失控。

从历史视角看,达利欧长期关注债务周期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他在2020年就指出零利率环境下传统政策工具失效,2021年预警债券市场的结构性变化,2025年进一步强调AI泡沫与债务风险的叠加。这些观点形成连贯的逻辑链:当债务规模达到临界点,政策制定者被迫在“违约”和“货币化”之间选择,而后者往往通过印钞实现,最终侵蚀货币购买力。

这种环境对加密资产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法币贬值风险推动资金寻求非主权存储价值工具,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成为天然对冲。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泛滥可能催生资产泡沫,尤其是与技术革新相关的领域(如AI),需警惕短期过热与长期价值的背离。

最终,达利欧的警告呼应了更广泛的宏观忧虑:当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刺激时,可能暂时掩盖结构性问题,但也积累了系统性风险。投资者需关注债务可持续性、通胀路径及技术革命的真实效益,而非仅依赖政策托底的市场乐观情绪。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