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1 日,CryptoQuant 创始人 Ki Young Ju 发推表示,「自比特币价格跌至 10 万美元以来,巨鲸们已经套现了数十亿美元。我年初曾说过牛市周期结束了,但 MSTR 和 ETF 的资金流入终结了熊市。如果这些资金停止流入,卖方将再次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抛售压力依然很大,但如果你认为宏观经济前景强劲,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CryptoQuant CEO Ki Young Ju的观点触及了当前比特币市场的核心博弈结构。他认为,尽管早期巨鲸在价格从10万美元高点回落时进行了大规模获利了结,但以MicroStrategy(MSTR)为代表的财库公司和现货比特币ETF持续的机构买盘,有效地抵消了这种抛压,从而扭转了潜在的熊市趋势。
这种观点揭示了一个市场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比特币的需求驱动力量已经从历史上的个人巨鲸和散户,转向了更具持久性的机构资本。这些机构买家,尤其是ETF,扮演了“沉默的买方”角色,它们不计成本地持续买入并锁定流动性,实质上重塑了比特币的供需曲线。这解释了为何在传统周期理论预示熊市开启时,市场却能找到强劲的支撑。
然而,他也发出了一个关键的警示:当前市场的稳定性高度依赖于这股机构资金流的持续性。一旦ETF等机构的净流入减缓或逆转,卖方力量将重新占据主导。这一点在后续的相关文章中得到印证,例如有数据显示比特币ETF曾出现连续数月的净流出,同时市场也伴随出现了深度回调。这表明,机构资金流已成为影响短期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变量。
从更宏观的链上数据来看,市场正处于一种“新老交接”的脆弱平衡之中。一方面,大量早期低成本筹码(集中在6万-8万美元)的持有者仍在不断兑现利润,形成持续的抛售压力。另一方面,新的需求方(ETF买家)的链上成本基础(例如56,000美元)构成了市场的关键支撑位。价格的走势将取决于这两股力量的角力。
因此,Ju的判断框架是:在宏观经济前景向好的假设下,只要机构资金流持续,任何因巨鲸抛售导致的价格回调都是买入机会;反之,若机构需求枯竭,市场将面临严峻考验。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性循环,而是一个由新型机构参与者主导的、需求驱动的新范式。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ETF资金流等链下数据,其重要性已不亚于链上的巨鲸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