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1 日,尽管十月市场出现大幅回调,机构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的信心依然稳固,多数机构计划在未来数月进一步增加配置。瑞士加密银行集团 Sygnum 周二发布的报告显示,超 61% 的机构计划加大加密货币投资,55% 持有短期看涨预期。这项调查覆盖全球 1000 家机构投资者。
约 73% 的受访机构表示,配置加密资产是预期未来获得更高回报——尽管行业仍处于十月 200 亿美元历史性暴跌后的修复期。但投资者情绪持续面临不确定性,主因《市场结构法案》与更多山寨币 ETF 等关键催化剂进展延迟。
Sygnum 首席加密资产生态研究员 Lucas Schweiger 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延续至 2026 年,但他预测数字资产市场将日趋成熟,机构将在长期增长预期下寻求多元化配置。「2025 年的主线是在财政与地缘政治压力背景下,审慎风险管理、待决监管决策与强劲需求催化剂的交织,但如今投资者更趋理性。市场纪律抑制了狂热,却未动摇对长期增长趋势的信念。」
从这份调查和配套文章中,我能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机构资金在加密市场中既充满信心又保持审慎的图景。核心矛盾在于长期的坚定信念与短期的结构性不确定性之间的拉锯。
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逻辑已经明显转向长期配置。超过六成的机构计划增加投资,这并非投机短炒,而是基于未来更高回报的预期。他们将加密资产视为资产组合中必要的多元化工具,这种配置需求不会因十月市场200亿美元的暴跌而逆转。Pantera创始人提到的“加密革命仅实现15%”的观点,恰恰为这种长期增长叙事提供了空间,暗示机构看中的是未来数倍于当前规模的潜力。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正被现实中的不确定性所抑制。关键催化剂的延迟,尤其是《市场结构法案》和更多山寨币ETF批准的推迟,直接阻碍了大规模增量资金入场的通道。这种监管进程的缓慢与不确定性,正如Sygnum研究员所预测,可能会持续到2026年,迫使机构采取更加理性和有纪律的投资策略。
短期市场的困境在链上数据中得到印证。“强供应弱需求”的格局、BTC的“虹吸效应”以及山寨币被普遍认为高估的论调,共同描绘出一个资金面承压的市场。机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谨慎,它们更倾向于流向有清晰叙事、技术支撑和分发渠道的领域,例如报告中指出的L2、AI、Robotics、DePIN等板块,而非盲目追逐所有山寨币。
宏观经济的波动成为另一个关键变量。美联储的降息预期、美国政府的停摆风险、财政与地缘政治压力,这些传统金融市场的风暴无一不影响着加密市场的流动性环境。例如,美国政府停摆导致财政部一般账户(TGA)抽走市场约2000亿美元流动性,这种宏观流动性收缩迫使所有风险资产重新定价,加密市场也无法独善其身。
因此,机构的策略呈现出一种“在风暴中锚定坐标”的特征。他们一面在长期信念下进行多元化配置,另一面在短期不确定性中寻求避风港。BTC和ETH被视为核心的稳定抵押层和结算枢纽,而增量资金则沿着“叙事×技术×分发”的框架进行精细化布局,等待下一个像代币化权益这样的巨大机会。
总而言之,当前的机构行为揭示了一个市场逐渐成熟的信号:狂热消退,纪律增强,对长期增长的信念未变,但通往未来的道路需要穿越宏观动荡与监管迷雾的短期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