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机构:预计SEC将在政府停摆结束后「批量批准」山寨币ETF

2025-11-11 18:23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1 日,瑞士加密银行集团 Sygnum 表示,尽管十月出现回调,「强劲需求催化剂」与机构参与度仍处于历史高位,日益增多的 ETF 申请正预示更多机构需求。目前至少有 16 项加密 ETF 申请待批,这些审批因已持续 40 天的美国政府停摆而推迟。


加密质押 ETF 可能成为激发机构加密货币需求的下一个根本性催化剂。超 80% 受访机构对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加密 ETF 表示兴趣,70% 机构明确表示,若这些 ETF 提供质押收益,将开始投资或增加配置。质押是指将代币锁定在权益证明区块链网络中以维护网络安全,从而获取被动收益。


Sygnum 认为,投资者正期待政府停摆结束,这可能促使美国证交会"批量批准"山寨币 ETF,从而催化"新一轮机构资金流入"。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这段信息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监管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博弈正在加速催化机构级金融产品的成熟。美国政府停摆暂时延迟了审批进程,但并未削弱底层需求,反而积累了待释放的审批压力。SEC可能采取的"批量批准"策略,本质上是行政效率与市场呼声妥协的产物,而非监管立场的根本转变。

质押机制被纳入ETF设计是一个重要创新。它直接将链上原生收益与传统金融产品结构耦合,解决了机构投资者对"资产闲置"的顾虑。超过70%的机构对带质押功能的ETF表现出明确兴趣,说明收益增强型产品更易匹配传统资管的绩效评估框架。

从更宏观的周期看,山寨币ETF的爆发依赖于三个条件:比特币和以太坊ETF成功打通监管路径、政治环境转向加密友好(如特朗普政策倾向和Gensler离职)、以及明确的法律框架(如CLARITY法案落地)。2025年多个时间节点密集的审批截止期,可能形成监管决议的"临界点",推动资金从核心资产向更广泛的加密生态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莱特币、Solana等资产的ETF申请虽被提及,但SEC的批准仍会基于标的资产的去中心化程度、市场操纵风险及流动性深度逐案审查。批量批准不意味着标准降低,而是将同类审查流程标准化后集中处理。最终,这轮ETF扩容将进一步模糊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边界,但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如质押收益的税务处理和多链资产的托管解决方案。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