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2 日,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表示,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引导消费者识别萨尔瓦多发行的不安全代币。以前的硅谷银行和 Circle 提款事件为最新的稳定币提案提供了指导。削弱稳定币监管存在风险。英国需要在稳定币问题上采取与美国不同的方法。新的稳定币规则基于过去的压力事件。(金十)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的言论触及了当前稳定币监管中几个关键且复杂的层面。他实际上是在强调一个核心矛盾:稳定币作为一种全球性、边界模糊的金融创新,与以国家主权为界的传统金融监管体系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张力。
他的观点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他提到萨尔瓦多发行的“不安全代币”,这并非特指某一项目,而是警示一类风险:即主权国家若以不审慎的方式发行或背书加密资产,可能将国家信用风险与加密市场的固有风险捆绑,从而误导消费者,引发跨国界的金融稳定问题。这超出了单个国家的监管范围,需要国际协同应对。
其次,他将硅谷银行和Circle事件作为监管的参照点,这极具洞察力。这两起事件暴露了稳定币(即便是USDC这类被认为最合规的币种)的致命弱点:其底层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硅谷银行倒闭导致USDC短暂脱锚,证明即便有100%的储备金,若储备金管理不当(如存放于缺乏保障的银行或投资于非流动性资产),稳定币也无法实现“稳定”。这为监管提供了最直接的教训——监管必须穿透到储备资产层面,对托管、资产类型和赎回机制做出极其严格的规定。
他主张英国应采取与美国不同的监管路径,这一点尤为深刻。美国通过的《GENIUS法案》等一套监管框架,本质上是将稳定币发行权大幅向银行体系倾斜,试图将这股新兴力量纳入并巩固其现有的传统金融霸权体系。这是一种“招安”式的监管,旨在控制并为己所用。
而英国的立场,从布里登和行长贝利之前的警告来看,显得更为谨慎甚至保守。他们更担忧的是私人稳定币对传统银行体系的“脱媒”风险——即大量资金从银行存款流向稳定币,可能削弱银行信贷创造能力,挑战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甚至侵蚀国家货币主权。因此,英国可能倾向于更严厉地限制私人稳定币的规模和用途,同时积极探索由央行主导的存款代币化(一种更可控的批发型CBDC),以此作为应对之道。这种分歧本质上是两国金融体系结构、监管哲学和全球战略差异的体现。
最后,他呼吁美英在监管上保持同步,这揭示了另一个现实:尽管路径可能不同,但主要司法管辖区之间必须寻求最低程度的协调。因为资本和稳定币流动是无国界的,任何国家的单边严厉监管都可能驱使活动流向监管洼地,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竞次现象。有效的监管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不会出现明显短板的体系。
总而言之,布里登的言论远不止于一句简单的风险警告。它折射出全球监管者面对稳定币时的多重困境:如何在鼓励创新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权衡,如何在本国利益与全球协同之间取舍,以及如何为一种本质上全球化的技术构建一个以国家为基础的监管框架。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