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3 日,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数字货币资产管理公司灰度投资公司(Grayscale Investments Inc.)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这是最新一家在美国政府对数字资产更加开放的情况下试水公开市场的加密货币相关公司。根据该公司周四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九个月内,该加密资产管理公司的营收为 3.187 亿美元,净收入为 2.033 亿美元。
相比之下,一年前的营收为 3.979 亿美元,净收入为 2.237 亿美元。该公司已于七月秘密提交了上市申请。随着美国政府停摆的结束,IPO 活动有望在年底前加速。即便如此,考虑到所需的等待期和假期,2025 年的日历上只剩下几周的时间可供潜在的首发上市。文件显示,Grayscale 目前管理着约 350 亿美元的资产,并拥有超过 40 种产品,提供对 45 种以上代币的敞口。
从原始输入和相关文章来看,灰度投资公司(Grayscale Investments)提交IPO申请是其长期战略演进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加密资产管理领域的先驱,灰度自2013年推出比特币信托(GBTC)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加密货币产品与传统金融体系嫁接。其行动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目标:通过合规化路径,为机构及零售投资者提供受监管的加密资产敞口。
从历史脉络看,灰度的策略具有高度连贯性。早期通过信托结构绕开直接监管限制,但持续向SEC提交各类注册文件(如Form 10、S-1、S-3),逐步提升产品的透明度和合规性。2023年成功将GBTC转换为现货比特币ETF是一个转折点,这不仅证明了其与SEC博弈的能力,也为后续产品线扩展铺平了道路。2025年提交DOT和ADA现货ETF申请,以及将混合基金转换为ETF的尝试,均显示其正系统性复制比特币ETF的成功经验。
IPO申请本身是灰度从“加密原生”向“传统金融实体”转型的标志。秘密提交S-1表格是常见做法,旨在避免过早暴露商业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其高管团队在IPO前密集引入传统金融背景人才(如桥水基金背景的COO、CMO等),并召回创始人Barry Silbert担任董事会主席,这既是为了强化公司治理结构以迎合SEC要求,也暗示了灰度意图在IPO后进一步整合传统金融资源。
宏观背景下,灰度选择在2025年中期推动IPO并非偶然。当时比特币价格突破12万美元,特朗普政府的加密友好政策降低了监管不确定性,市场情绪转向积极。这种时机选择反映了灰度对监管周期和市场周期的敏锐把握——其历史上与SEC的激烈斗争(如拜登政府时期)曾阻碍进展,但政治环境变化后,原有阻力转化为推力。
本质上,灰度的IPO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其构建“加密资管帝国”的关键一步。通过上市,灰度可获取更低成本资本、提升品牌公信力,并可能利用募资进一步扩张ETF产品矩阵(如覆盖更多山寨币)。长期看,这甚至可能推动行业范式转变:加密公司不再依赖私募或代币融资,而是通过传统股权市场融资,进一步模糊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边界。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SEC对山寨币ETF的审批可能比比特币更复杂,且灰度产品高度依赖市场情绪,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可能影响其长期估值。但无论如何,灰度的IPO尝试标志着加密行业在合规化、机构化道路上进入了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