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Santiment:投资者需警惕「底部共识」陷阱,真正底部通常在多数人预期价格将继续下探时形成

2025-11-15 11:35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5 日,加密情绪分析平台 Santiment 指出,当众多分析师和交易员齐声判断市场见底时,真正的底部往往不会在此刻形成。


Santiment 在周六的报告中表示:「当看到市场对某个具体底部价位形成广泛共识时,需要保持警惕」。同时强调「真正的底部往往在多数人预期价格将继续下探时形成。」该平台指出,在周五比特币伴随科技股普跌短暂跌破 9.5 万美元后,社交媒体上关于「市场见底」的讨论已成趋势话题。「这表明许多交易者认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结束,」Santiment 分析称,但从历史数据看,此类情绪出现后往往伴随进一步下跌。

AI 解读
从加密市场的历史表现来看,Santiment 所提出的“底部共识陷阱”实际上揭示了市场心理与价格行为之间一种经典的反身性关系。当大多数交易者、分析师甚至机构投资者形成高度统一的底部预期时,这种共识本身就可能成为一个反向指标。

市场真正筑底的过程往往是反直觉的。它通常发生在恐慌性抛售、流动性衰竭和普遍绝望的环境中,而非在社交媒体热烈讨论“抄底机会”之时。这时候,所谓的“聪明钱”或主力资金往往仍在观望,等待市场情绪彻底出清、多头杠杆被完全清洗后,才会逐步建立头寸。

从提供的多篇文章也能看出,Santiment 多次强调类似观点:例如在2025年2月,当“抄底情绪”升至七个月新高时,它反而被视作一个警示信号;而在市场真正触及关键心理支撑位(如BTC 6万美元、ETH 2900美元)时,情绪指标却显示并未出现强烈的抄底意愿——这种分歧恰恰可能暗示底部形成的开始。

这种行为模式背后是市场参与者的集体心理在起作用:当大多数人一致认为市场已见底并开始行动,他们的集体买入行为可能提前消耗掉反弹动能,使得价格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反之,当多数人仍预期继续下跌、不敢轻易入场时,卖压逐渐枯竭,市场反而容易形成真正的底部。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情绪指标的作用不应是直接用于择时,而是作为衡量市场极端状态的工具。真正有效的策略应当是:在市场弥漫恐惧、无人谈论底部时保持警觉,在众人欢呼抄底时保持理性。结合技术面支撑、链上数据以及宏观流动性条件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提高决策的胜率。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