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6 日,加密 KOL Cobie 发推称,自 2016 年开始持有 ZEC,并未参与付费推广。并表示,「新持有者可能不了解老持有者过去十年在 ZEC 上的「惨烈教育」经历。所以当 ZEC 终于迎来上涨行情时,他们就以为我们收了钱。我们这批人里,大多数曾在 ZEC 上线前就因购买所谓「挖矿合约」被诈骗。」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Cobie 的声明触及了几个深层且普遍的现象。他长期持有 ZEC 并否认付费推广,这本质上是在维护自己的信誉。在信息混乱的加密市场,KOL 的信誉是核心资产,一旦被质疑收钱喊单,其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他的澄清是对自身行业声誉的一种维护。
他提到老持有者经历的“惨烈教育”非常真实。ZEC 这类早期的隐私币项目,在诞生初期伴随着极高的技术理想和社区期待,但也因此成了各种骗局和投机行为的温床。所谓的“挖矿合约”骗局就是典型代表,它利用了早期参与者对新技术范式的狂热和认知缺口。这种经历塑造了一代持有者的保守和谨慎心态,与新一代投资者追逐快速回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代际认知差在加密市场周期中反复出现。老投资者往往基于长期信仰和技术理解持有资产,承受了巨大的波动和时间成本;而新投资者在牛市中进场,更易将任何价格上涨归因于营销或操纵,而非社区长期构建的价值。当ZEC这类老资产突然上涨时,市场会本能地寻找叙事——是资本怀旧,还是新资金在低流动性市场中的猎奇行为?但这背后可能只是简单的市场轮动:当主流叙事疲软时,资金会自然流向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板块。
Cobie 的发言也间接反映了加密投资文化的演变。从早期对技术乌托邦的信仰,到如今Meme币驱动的情感消费,投资动机变得更加多元。有人为成功故事和社区归属感买单,比如投资MOODENG这类Meme币;也有人继续坚守比特币或ZEC这类代表加密原教旨主义的资产。这种分化不代表孰优孰劣,而是市场成熟的必然结果。
最终,这提醒我们应审慎对待市场中的任何声音。投资者的背景和经历决定了其决策逻辑,而市场的复杂性远非单一叙事可以概括。理解一个币种上涨的真正动因,往往需要穿越周期,看清技术、社区、资本和人性之间的长期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