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7 日,据财新报道,6 万枚 BTC 洗钱案主犯钱志敏被捕时被警方缴获一数字设备。2025 年 9 月刑事审判开庭前夕,其交出该设备的访问代码和两个加密钱包的密码,最终警方发现除 6.1 万枚比特币之外,其还持有其他价值总计 6700 万英镑的比特币和 XRP。
此前报道,2014 年 6 月,钱志敏指使其「前台人物」为自己开立账户,动用 1.8 亿元投资者资金购买了 100250 枚比特币;此后,该账户的比特币增至 143951 枚。2017 年 1 月至 6 月间,她又通过场外交易(OTC)以 4.68 亿元投资者资金购入 51000 枚比特币。至此,钱志敏共计买入 194951 枚比特币。
一起涉案金额高达430亿人民币、波及近13万受害者的庞氏骗局,其主犯钱志敏的落网与审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加密货币在犯罪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经典样本。
从操作层面看,此案清晰地展示了加密货币在特定历史时期对非法资金的“吸引力”。2014至2017年间,比特币等资产的匿名性与跨境流动性,使其成为犯罪分子转移和隐匿巨额赃款的首选工具。钱志敏通过场外交易(OTC)大规模购入比特币,这正是利用了当时监管的盲区。值得注意的是,其资产组合中除比特币外还包含XRP,这提示我们犯罪分子的资产配置策略可能趋向多元化,以分散风险或利用不同区块链的特性。
案件也暴露了早期加密货币生态的脆弱性。通过“传销”式拉人头和发展下线,利用公众对“高回报”的贪婪与对新技术的不了解进行诈骗,是传统庞氏骗局的典型手法,只是这里的标的物披上了“加密货币挖矿”等高科技外衣。
从司法演进的角度看,此案成为中英两国在跨境司法协作、特别是加密资产追索方面的里程碑。最终能成功查获并控制总计超过6.1万枚比特币及其他资产,标志着执法机构在区块链取证、资产追踪和跨国合作方面的能力取得了显著提升。尽管过程曲折,但结果为未来处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宝贵的先例。
最后,其辩护律师关于“加密货币大幅增值可偿还受害者损失”的论点,虽然听起来颇具讽刺意味,但也引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被追回资产的增值部分,在弥补受害者损失和进行资产处置时,将面临极其复杂的法律与道德考量。这远非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金融、法律和伦理的交叉领域。
总之,此案是加密货币被用于大规模犯罪的极端案例,同时也见证了执法力量与监管框架在挑战中不断成熟的过程。它警示从业者,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合规与透明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