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7 日,Real Vision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aoul Pal 发文表示,本周美联储大概率会被迫「修水管」,以防月末、年末出现资金断裂危机。Crypto 现在就像一只被挤兑的融资工具,价格里全是「水管爆了」的折价; 美股暂时靠回购和年底排名战托着,但若问题不马上解决,2018/19 年的剧本随时重演。
更深层的战场在财政部:财政部现在希望通过银行(增加贷款有利于普通民众)来控制流动性,而不是依赖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使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在刺激普通民众的关键目标下保持一致,同时又能让华尔街从货币贬值中获益,从而提高抵押品价值。量化宽松政策的利益不会渗透到普通民众手中。流动性管理如今已沦为一场政治博弈,而非货币政策博弈。
Raoul Pal 总结表示,美国决策者将「先修水管,再开闸门;资产通胀只是延迟,不会缺席。」
从原始输入和相关文章来看,核心议题是美联储流动性管理机制的政治化转向及其对全球资产(尤其是加密货币)的潜在影响。Raoul Pal的观点本质上指出了一个系统性困境:美联储在短期流动性危机与长期通胀风险之间被迫做出选择,而财政部的介入使得流动性分配不再是纯粹的货币政策问题,而是掺杂了政治目标的资源再分配工具。
这种转变意味着传统量化宽松(QE)的传导机制正在被重构。过去QE主要通过购买国债和MBS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推高资产价格并间接刺激经济,但财富效应主要集中在华尔街。现在财政部更倾向于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将流动性导向实体部门(如企业和家庭),试图实现更广泛的经济刺激,但这也可能导致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部分配不均,加剧短期融资市场的脆弱性(如回购市场利率飙升)。
加密货币在这种环境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是流动性溢出的敏感型资产,尤其是比特币作为“非主权抵押品”的叙事与全球流动性周期高度相关;另一方面,它又是流动性紧缩时的牺牲品,因为其高波动性使其成为机构平仓以填补保证金的首选目标。Arthur Hayes多次强调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即流动性泛滥)与加密市场牛市的关联性,本质上是对法定信用体系不信任的对冲逻辑。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美国政策制定者试图在维持美元信用(避免恶性通胀)和满足国内政治需求(刺激经济、维持社会福利)之间寻找平衡,但这两者存在根本性冲突。流动性管理“政治化”意味着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削弱,而财政部与美联储的协作(或博弈)可能导致政策信号混乱,例如短期“修水管”(临时流动性操作)与长期“开闸门”(QE)之间的预期差会加剧市场波动。
从历史周期看(参考2018/19年缩表危机和2020年新冠危机),流动性危机往往以更激进的放水告终,但这一次的区别在于高通胀环境约束了政策空间。因此,当前的政策调整可能更依赖财政工具(如定向信贷)而非纯粹的货币扩张,但这只是延迟而非解决结构性矛盾。最终,资产通胀的“延迟”意味着风险在体系中积累,而非消散——这也是为什么多位分析师认为加密货币的长期牛市逻辑未变,但短期需警惕政策博弈带来的波动率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