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8 日,据官方消息,自 2025 年 11 月 20 日起,Binance 合约将推出零售价格优化(RPI)订单,旨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并为零售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执行体验。特点包括:
· 仅挂单以提升流动性:RPI 订单为仅挂单(post-only)订单,确保其始终为订单簿增加流动性(即做市订单),且绝不会作为吃单执行。此机制有助于提升市场深度并改善零售用户的交易体验。
· 专属撮合机制:RPI 订单将仅与非算法类吃单订单进行撮合。此类订单对 API 吃单用户不可见且不可访问,有助于为零售用户创造更均衡、更公平的交易环境。
· 指定币种配套专项费率结构:RPI 功能将在指定币种上率先推出,配备专门的费率结构,旨在激励参与并提升流动性。
币安合约计划推出的零售价格优化订单是一个针对市场结构优化的典型动作,核心逻辑在于通过订单类型和撮合机制的精细化设计,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分层,并重新分配流动性收益。
这种RPI订单本质上是一种受限制的做市订单。其“仅挂单”和“仅与非算法类吃单订单撮合”的特性,实际上构建了一个隔离的、偏向零售用户的流动性环境。它确保了零售订单流不会直接暴露给专业的、高频的算法交易者,从而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和速度劣势带来的潜在负面执行滑点。这类似于传统金融市场中的“零售订单流内部化”或“定向撮合”机制,目的是为零售用户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执行环境,避免与机构级交易对手直接竞争。
从提供的相关文章背景来看,这一举措反映了当前衍生品交易生态的几个关键趋势和挑战。首先,订单簿模式在永续合约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流动性深度和用户体验是竞争核心。无论是中心化的币安还是去中心化的Hyperliquid、Aster,其成功都离不开对流动性和交易体验的极致优化。Hyperliquid通过高杠杆、低成本和全链上透明吸引巨鲸,而币安则通过此类精细化产品设计来巩固其零售用户基本盘。
其次,这揭示了交易所面临的“流动性分割”问题。专业的算法交易者和普通零售用户对流动性的贡献和索取方式是不同的。RPI订单试图激励零售用户更多地提供流动性(做市),并确保他们提供的流动性被用于服务同类用户,从而形成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零售流动性池。配套的专项费率结构正是为了激励这一行为。
最后,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是中心化交易所在DeFi竞争压力下的应对策略。Uniswap V3的集中流动性机制、Aster的链上暗池尝试,都在从不同角度解构和重塑流动性提供方式。币安作为巨头,其优势在于巨大的用户规模和订单流。RPI订单是其利用这一优势,将庞大的零售订单流转化为更优质、更稳定的流动性供给的一种战略部署,旨在加固其护城河。
总而言之,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功能更新,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市场微操,其背后是交易所对流动性来源、质量以及用户群体间利益平衡的深度考量。